Browsing: 天津

铁轨远端车灯亮起,一列从北京驶来的“复兴号”列车缓缓驶入天津站站台。盛夏的风恍若带领乘客回到15年前,高铁初次在此停靠时那令人激动不已的时刻。   2008年8月1日,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自此,随着高铁线路串珠成线、连线成网,中国人民也开始在创新制造、便利生活的“高速轨道”上奔驰前行。   15年来,京津城际提速扩容,拉近了京津两地距离、带动周边多个城区更新发展,更加速了人才流动、生活相通,使科技创新成果频频涌现。   15年后的今天,中国高铁不仅已在国内四通八达,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制造”与对外合作的亮丽名片。   30分钟,京津城际见证高铁技术飞跃   京津城际“15岁生日”对今年47岁的火车老司机张岩而言意义非凡。经历了从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速铁路全历程的他,至今记得2008年8月1日当天作为京津城际首发司机之一的感觉。   “从前机车内冬寒暑热,蓝色的制服总被机油蹭得脏兮兮、黏糊糊的。如今,慢吞吞的机车换成了疾驰的高铁,挥汗如雨的‘体力活’变成了不少孩子向往的好职业。”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张岩说,身处其间,他在舒心之余更感自豪。   30分钟就能实现“京津通勤”,“速度快”是不少旅客对高铁的“第一印象”。“京津城际刚开通时,不少乘客都喜欢凑到窗边看飞驰而过的风景,还常常用手机拍摄记录列车显示屏上的时速。”天津客运段京津城际车队列车长张莹回忆道。   运营速度提升是高铁技术进步的一个侧面。参与了秦沈客运专线、京沪高铁与京津城际研究设计工作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叙洪说,我国高铁的“科研攻关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   1994年,广州至深圳准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最高运营时速达160公里;1997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完成六次既有线大提速;2003年,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的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投入运营,为高速铁路建设进行了技术和人才储备……   “随着速度一步步提升,我们积累了大量铁路基础设施、轨道平顺性、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随后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胡叙洪说。   2018年京津城际运行十周年之际,线路运输主力全部升级为“复兴号”,全线时速调整为350公里,平稳程度、旅客出行体验再次“升级”,极大缓解了旅途的疲乏劳顿。   “复兴号”可以满足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也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上大幅提升。天津动车客车段天津动车运用所技术组组长杜竞舟说,“复兴号”整车设计使用寿命达到30年,行驶阻力也比“和谐号”动车组降低了7.5%到12.3%。   15年来,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首创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建造技术,到创新联调联试、系统集成技术,京津城际的起步与变迁始终与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紧紧相连。   构建完整的铁路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体系,首次形成高速铁路的“数字孪生”;建立中国标准接触网技术装备体系(CRCS),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及故障预警;天津供电段推出基于点云技术的电气化铁路限界测量系统,可快速对测量区段接触线磨损状态智能分析评估……自“起跑”以来,中国高铁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在技术支撑下,目前中国高铁基本解决了客运高峰期运力短缺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311列。   创新无止境。一路走来,与高铁技术“同成长”的胡叙洪已投入了新的研发项目中。“下一个研究重点是时速600公里磁悬浮高铁!”他笑道。   4.2万公里,双城生活点燃“高铁经济”引擎   夜幕之下,灯火渐渐从铁轨两侧联结成串。看到熟悉的风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清站站长姚冰知道,再有几分钟,自己乘坐的京津城际列车就要抵达武清站了。   坐落于京津之间的武清站,曾是京津城际唯一经停站,也是透视高铁经济的一扇“明窗”。…

  6月27日至2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三年多来,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恢复线下举办。   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何处?各方如何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提供哪些机遇?在为期三天的盛会上,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各界代表汇聚一堂,为全球经济共谋可持续发展之道。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为主题。论坛传递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音,为处于变局中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新的挑战,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本届论坛聚焦重启增长、全球背景下的中国、能源转型和材料供应、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趋势、保护自然和气候与部署创新六大主题。   100余场分论坛议题涉及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人口发展、低碳转型、系统韧性等热点问题,邀请与会嘉宾共享智慧,共谋发展,共话未来。全球商界人士表示,期待时隔四年首次回归中国的夏季达沃斯汇聚共识、激发企业家精神,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本次论坛上,中国进一步释放出扩大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向世界经济展现出了“中国信心”。 来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