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大运会

新华社记者   当大运圣火点燃巴蜀大地,当青春梦想照耀巍巍中国,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注定非同凡响,足以载入史册。   这是广袤的中国西部大地上,首次迎来世界性综合体育盛会,人们得以透过成都领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这也是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大陆,人们得以跟随大运会的中国足迹,从北京到深圳再到成都,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在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中读懂中国。   这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的一场友谊盛会,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以运动的名义、包容的胸怀、团结的姿态,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大运“新足迹”   22年前,中国对举办奥运会翘首以盼。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预演和热身,北京2001年成功举办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行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就在大运会开幕前一个多月,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迎大运 助申奥”的口号成为现实。通过北京大运会,世界感受到中国发展的脉动,相信中国举办综合性国际大赛的能力。  时隔十年,大运会第二次来到中国大陆,因为改革开放,从一个海边小渔村变身为世界大都市的深圳,成为大运会举办地。这座青春无敌、风华正茂的城市,以创意无限的激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搭建起文化交流和共促友谊的平台。青年学子“从这里出发”,在深圳大运会上创造了“不一样的精彩”。深圳,通过大运会,向海内外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形象、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魅力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形象。深圳与世界,在这个互动的舞台上都找到了更多答案。   胡凯,200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00米金牌获得者,现任清华大学体育部副主任,他认为大运会对他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北京大运会时,他是清华大学新生;2011年,他成为深圳大运会火炬接力首站火炬手。   胡凯说:“我的个人生涯和职业生涯都是以大运会为起点。2001年现场观看了大运会比赛后,我就想有朝一日能够作为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参加大运会。2005年土耳其伊兹密尔大运会夺得金牌对我个人生涯是个肯定。2011年我虽已退役,但作为火炬手参加了深圳大运会火炬传递,当时我就深切感觉到大运会从北京到深圳、从北到南,就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又隔十年,大运会再次选择了中国。本届成都大运会是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方式展开之际,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体育盛会。“成都成就梦想”,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成都,回馈给世界以精彩。   国际大体联世界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经历了在中国大陆的三次夏季大运会。“2001年北京大运会,我是一名志愿者;2011年深圳大运会,我是国际大体联一名工作人员;这次成都大运会,我成了大运会的一名官员。”她说,“大运成就了无数人的梦想,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首都体育学院原校长钟秉枢说,从三次大运会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第一次运动员基本是体校训练出来的专业运动员;第二次是大学里的运动员开始逐步增加;这一次可以说是对我们践行体教融合理念的一次成果检阅。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认为,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能够独立举办世界大运会这样规模的赛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座城市和整个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从北京到深圳再到成都,不仅仅是大运会举办地的变化,更是中国在新世纪头十年高速发展、在新时代十年高质量发展的注脚,更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强盛的生动佐证。   成都“新气象”   大运会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   正如2001年大运会之于北京、2011年大运会之于深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对于成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成都为举办大运会新建和改扩建的49座场馆,将是这座城市最直接的财富。这不仅解决了市民的健身场馆需求,也为成都今后举办大型赛事、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筹备和举办大运会期间,成都还培养锻炼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技术骨干以及赛事运营、管理、服务等人才。 大运会显著增强了成都的“体育基因”“运动气质”。每天清晨或傍晚,无论在公园中、社区里,还是在天桥下、屋顶上,总能看见成都市民进行各种健身运动的英姿。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运会推动下,2022年底成都已拥有体育场地设施6.41万个,运动健身已成为成都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当全民健身成为风尚,健康中国便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