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Global News
- Defence
- Economy
- Op-ed
- Science
- Sports
- Lifestyle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Browsing: 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高校要更加自觉肩负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一、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高校要勇担历史使命,紧扣时代脉搏,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把牢服务高质量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对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过程中体现价值、赢得优势、争创一流。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更好发挥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的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要充分认识我国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积极应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建设教育强国上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弱项。高校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19日,复旦大学原创校史展演剧《追梦百年》在相辉堂上演。剧目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寻访复旦红色基因为线索,选取118年校史中的真实事件,展现不同时代复旦人的追梦历程,生动再现了一代又一代复旦人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精神风貌与坚定理想、报国奋斗的责任担当。 复旦大学供图 推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已经建成高等教育大国。但是,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同国家需要、人民期待还有差距,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整体质量不够高、高水平人才供给不充足、服务国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我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阔步迈进,必须构建起一流大学体系。高校要坚持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水平提升,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二、把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增强创新更好结合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强劲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新征程上,高校要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把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增强创新更好结合起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引导支撑各学科扎根原始创新,助力夯实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加强高水平有组织科研,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完善问题聚焦、任务耦合、路径协同、成果集成的联合攻关机制,引导、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在无人区、交叉点潜心钻研。涵养学科交叉开放生态,夯实基础学科基石作用,激活传统学科潜能,孵化新兴前沿学科,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创新,构筑学科发展新优势。近期,复旦大学上线了云上智算平台,聚焦范式变革,布局科学智能,大力推动“AI+”学科融合创新,把科研挑战“最大变量”转化为基础研究“最大增量”。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健全科技评价体系,不遗余力打造引领、原创、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和制度环境。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上海市首批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复旦大学通过两年多的试点探索,逐步形成了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大胆探索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环境。图为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一期支持的教授与学生使用自主研发的曲面拓扑软抓手对目标颗粒物进行智能抓取。 复旦大学供图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当前,我们自主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国内技术与国际最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领军和高端人才大量依靠海外引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高校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研究后备力量。要坚持夯实基础、突出特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招生、学制、专业和评价等重点领域,敢于突破常规思路、打破成规束缚,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的放矢培养紧缺人才。 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激发创新活力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高校兼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多重功能,要聚焦产业结构布局和转型升级重大需求,统筹三者协同发展,创新产学研融合模式和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特点和优势,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推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贡献创新活力。 三、以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主动担当服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强调要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指导工作,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坚持立德树人,筑牢办学治校基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复旦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全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全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育人工程”,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建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牵引的思政课程群,善用“大思政课”,强化实践育人体系。坚持以文化人,打造“文化校历”品牌,弘扬优良校风学风,厚植育人沃土、学术沃土、文化沃土。以思想强基、师德固本、实践立行、典型引领、服务支撑为抓手,全面夯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工程,引导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引育并举,努力培育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当前,培育顶尖人才和青年英才是重要任务。复旦大学深入实施“大人才”战略,抓住国际人才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下决心选择有利于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道路,坚持不懈抓好全球人才的引育工作。千方百计引进世界顶尖人才,通过“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大师+团队”等模式,促进实现以才荐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搭建“卓学优秀人才—卓识杰出人才—卓越领军人才—卓著顶尖人才”四层次培育阶梯,按需遴选、综合支持、动态调整,个性化实施覆盖职业生涯全周期的人才发展支持方案。坚持“发现好苗子就培养、发现有潜质就支持”的培养理念,实施未来顶尖人才培养计划,高质量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卓博计划,全覆盖实行本科“2+X”培养模式,构建“高精尖缺”研究生教育格局,系统完善本研贯通、多学科交叉、科教融汇的一体化、长链条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支持“顶尖、冲尖、拔尖、冒尖”各类人才发展,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奋进担当的良好氛围。 坚持发挥特色,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大学建设要“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高校绝不能搞“小循环”、“自循环”,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让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一方面,主动融入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把校区功能升级和空间拓展融入地方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全面增强校地合作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动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开放的国际合作体系,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着力打造卓越的育人、学术、文化中心,推动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以技术创新成果推动装备和产业升级,为海内外项目开拓和项目执行积累经验,以研发成果推动超大型干式磁选装备市场应用,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效应;以多型号多规格干式磁选装备在复杂难选铁矿领域应用,推动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矿冶集团)干式磁选装备扬帆远航……近年来,矿冶集团所属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矿机电)大型高效干式磁选机开发和推广团队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开拓市场,在困顿逆境中破解难题、奋发作为,他们用敢拼敢闯的步伐,为“信仰”和“初心”做了生动的诠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10年,为矿冶集团选矿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矿冶集团选矿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不断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辐射世界,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22年,北矿机电研发的CTF系列铁矿磨前预选超大型高速干选机,成功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科技成果评价;同年,成功在中亚某钒钛磁铁矿项目推广20台套CTF1240大型高效干选机;2021—2022年,成功在澳大利亚某项目完成了成套粗细混合磁铁矿半工业干选试验、模块化干选厂工程设计、干选+除尘+平台成套系统供货流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TF系列铁矿磨前预选超大型高速干选机从设备研发到市场应用历经5年时间,以解决现有干选装备存在磁力弱区、涡流损耗高、单机处理能力小等核心难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磁极参数匹配的均衡分布磁力模型,揭示了细粒脉石高效分离的速度和磁场临界条件,探明了筒体涡流效应调控的策略。基于多磁极小极距大极隙比磁系、复合结构筒体、新型独立传动结构的技术开发,成功提升了磁场力50%以上,圆周方向磁场力分布均匀性25%以上,提高处理能力66%,降低功耗40%,推动了铁矿资源大规模集约化预选抛废的技术进步,实现矿冶集团预选技术装备在干式高精度、大处理量磨前预选作业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助力全球铁矿资源高效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回首中亚项目,从市场化项目启动到装备成功投产,该项目团队各位成员通力合作,数不清的技术研讨、技术交流、投标技术方案、技术答疑,项目团队最终依据此项目超细碎工艺特性和超贫钒钛磁铁矿的矿物特性,拟定了大磁包角、多磁极、高线速度的粉矿干选技术路线。相比常规的中小型装备技术方案,该方案实现了设备配套生产线减少40%以上。在精选段,针对钒钛铁精矿剩磁大、矫顽力高的矿物特性,项目团队在进行充分选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大冲散水二次造浆、宽辅助磁极均衡分选磁场等技术,使客户选型的三联筒精选磁选机更易于实现精矿品质提升。 凭借矿冶集团优势技术方案和对客户百分百负责的态度,CTF系列铁矿磨前预选超大型高速干选机也成功以工艺需求为驱动,以试验手段带动技术推广,以技术创新成果推动装备和产业升级,最终成功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中亚和澳大利亚项目的推广,更是该公司磁选业务领域干选装备走向国际市场的里程碑项目,为该公司后续国际项目的开拓和执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2年,基于弱磁性矿石矿物特性形成的弱磁性难选铁矿石高效干选技术——RTGX系列强磁干选机,解决了红矿预选行业技术难题,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针对细粒级弱磁性矿物分选过程夹杂问题,RTGX系列强磁干选机应用了小磁极距、宽辅助磁极的圆周挤压磁路技术,分选筒表面磁场强度达8500Gs以上,并首次将“磁翻转”引入弱磁性矿物分选领域,解决了细粒级弱磁性矿分选精矿夹杂脉石多的难题。针对粗粒级弱磁性矿石磁捕收能力差的问题,该项目团队开发三面轴向挤压磁路技术,通过增加堵漏磁极,并采用渠化给矿方法,提升分选区平均磁场力和磁场深度,促进粗颗粒弱磁性矿石充分回收;利用圆周挤压磁路提升选别精矿品位、三面轴向挤压磁路保证回收率的高磁力组合配置永磁强磁选机,实现弱磁性铁矿高精度分选和梯级利用。RTGX系列强磁干选机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实现了呆矿资源高值化利用,促进了弱磁性铁矿资源的经济开发,在国外强磁预选技术装备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针对非洲某锂矿项目硅铁重介质相比传统选煤重介质比重大、易沉降、难保证回收率的技术难题,磁选装备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技术专家带领青年员工,克服疫情困难,多次召开线上会议,优化高于传统磁系磁场深度40%的新型大深度回收磁场磁路技术,有效提升了重介质回收效率;针对锂矿重介回收中因比重大造成的沉槽问题,设计提前排粗功能,将可能沉槽的尾矿提前排出,避免堵塞;重介质磁选机的逆流型槽体采用尾矿管配溢流管结构设计,槽体分选液面高,有助于延长磁性重介质的分选时间,增大分选面积,提高磁性重介质的回收率,降低重介质损耗;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讨论设计方案、校核设计、审定图纸,最终成功完成了φ1200×3600mm大规格锂矿重介质磁选机的设计工作。依托相关技术创新和良好的技术指标,大型重介质磁选机冲出国门,在非洲锂矿项目批量应用,为磁选装备在非洲的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应用基础。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每一个海外项目的交付都要经过漫长艰辛和全面论证的历程,该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坚守岗位、默默付出。在前期试验工作中,面对多试验批次,多种矿样的工作任务,有人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各项实验工作。在项目设计阶段,为满足外方严格的标准要求,年轻的工程师们对待设计图纸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设计细节,研读标准规范,为图纸深度核验中的技术要点和关键环节提供了精确依据;审图的专家们科学严谨,往复计算校核设计方案;生产制造团队在项目伊始就制订了严格的项目执行计划,从工艺规划、外协安排、装配排产各个环节紧张有序推进,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供应商之间考察、质检和验收,极大地保证了装备及时供应,多台套多规格大型磁选机全部实现按期产出。XCTN1236和CTF1240设备交货期正值疫情期间,在做好疫情防护前提下远赴大洋彼岸开展现场指导工作受到严峻挑战。面对严苛的质量指标,该项目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克服困难,经过几个月的安装、调试和试验工作,分选指标最终成功达到协议要求,满足了项目验收条件……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用实干践行着初心使命,用汗水诠释着责任担当。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铁矿粗碎后预选抛废技术装备、围岩回收技术装备、细碎后预选抛废技术装备均在朝着大型化和高效化发展,如现有围岩回收装备处理能力难以满足万吨级处理规模行业需求,先进理念的旋转磁场细碎干选现有装备规格也难以满足大规模铁矿开发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北矿机电研发的CT1535(φ1500×3500mm)超大型重载磁滚筒和XCTG0816、XCTG0822大型智能旋转磁场干选系统等磁干选设备也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目前,CT1535已成为国内外工业应用处理量最大、规格最大的永磁磁滚筒装备,为今后同类规格超大型装备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CT1535大型化设备的市场化应用之路绝不是等比放大那么简单。在项目前期,该项目团队成员赵瑞敏把握市场契机,与业主和设计单位紧密联系,多次组织技术交流和技术推介,为团队入围打开了渠道;在项目规划阶段,磁选技术专家组通过借鉴国内同类型项目经验,提出CT1535大型化设备选型和技术方案;在方案实施阶段,该项目团队成员彭欣苓积极开展主体驱动结构和磁系方案及图纸优化设计,对每个技术细节一丝不苟,不断提升方案可靠性和合理性;技术专家公司老领导刘永振对设计方案严格把关审核,精益求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矿冶人对待工作的严谨作风;加工团队积极改进加工和装配工艺,最终使得主轴重超3吨、磁极组单重远超常规磁选装备的新型超大磁滚筒整机顺利完工;彭欣苓、李国平、杨程前等磁选团队骨干技术人员在设备带矿运行的最关键环节抵达项目现场,昼夜坚守保证项目成功试车投产。该项目的成功攻关,助力超大型干选装备在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大范围推广,为超大型干选装备占领国内技术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国内某铁矿项目启动与北矿机电的20台套XCTG0816大型智能旋磁干选系统合同,虽面临极高的技术挑战与项目风险,但项目团队自信自立,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一一破解难题。XCTG0816旋磁干选系统的研制刚刚完成,XCTG0822的市场需求紧接而来,其对运转可靠性能、分选技术性能、智能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旋磁干选设备大型化迫在眉睫。该项目团队再次征战,连续奋战一月有余,XCTG0822超大型旋磁干选设备在工厂试车调试成功,为市场细碎或细碎段大处理量干选提供了成熟的超大型设备方案,标志着旋磁干选设备又迈上了新台阶。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技术方案的创新性与方案论证的严谨性并存,造就了XCTG系列大型智能旋磁干选系统不断超越前进的局面。如果说质量是选矿设备的生命,那么,可靠性能就是选矿设备的肉体,分选性能就是选矿设备的灵魂,智能化就是选矿设备的思想意识。为了旋磁干选系统真正拥有强健的肉体、生动的灵魂、长久的生命、精准的意识,磁选项目团队成员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马不停蹄地及时进行理论、仿真与试验等多方验证,争朝夕、锻利器、精诚合力、不断出新。为了实现设备的高可靠性能,该项目团队研发了新型复合非金属耐磨筒体,新型粗、细粒级自卸料装置,高强度的高速旋转磁系结构等,从设计上基于使用场景保证了干选系统关键结构的可靠长期运行。为实现设备的高分选性能,通过理论、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模式研制出新型的磁系,实现磁场特性与运行参数的有效匹配,从设计与试验实际验证双重保证项目分选性能的实现;为实现设备的高智能化水平,该项目团队研发了在线皮带跑偏图像识别系统、磁筒表面残留料预警系统、干选系统集成控制系统,试制并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系统智能化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历经几个月的辛勤付出,该项目团队终于一举成功试制并测试了整套旋磁干选系统的性能,为项目的整体加工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了XCTG0822大型智能旋磁干选系统工业应用的新突破。 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掌握更多独门绝技。近年来,攀西地区大型干式磁选装备推广再创佳绩,给全国低品位铁矿石的利用提供十分重要的借鉴范例。 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钒钛磁铁矿的主要产区,近年来,随着采矿贫化率升高,矿物类质同象现象加剧、有价矿物与脉石矿物磁性差异减小,原有磁分选技术和装备存在抛废率低、尾矿品位偏高、工艺流程长且不畅、回收率低等问题。目前,钒钛磁铁矿能回收的有用成分除了铁元素外还有钒、钛等有用元素,而各个公司主要以铁元素的含量来评价矿山采场采出矿石的质量,大量含铁较低但具有钒、钛回收价值的低品位表外矿作为废弃物排弃在排土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表外矿利用不仅符合国家鼓励开发低品位矿石的产业政策,而且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攀西钒钛磁铁矿表外矿资源综合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给全国低品位铁矿石的利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范例。 该项目团队深扎一线,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开发为龙头、以高端服务为支撑,针对钒钛磁铁矿同时含有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等多种不同磁性有价矿物的特性,在磁选装备关键磁系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陆续有针对性地开发了“钒钛磁铁矿粗碎后大块干式预选协同围岩回收超大规格磁滚筒”“大型外磁系筒内分选预选磁选机”等关键技术设备,磁力水平和作用深度相比常规类型设备大幅提升,使铁、钛资源在预选抛废阶段可以得到充分同步的回收,同时,可明显提升矿石入磨品位,实现低贫表外矿资源经济开发。 2022年,在锆钛海滨砂矿领域,RGC型辊式磁选机也在盛和资源项目上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应用,为客户解决了高纯度锆英砂产出难题。盛和资源年产150万吨锆钛新材料项目,应用了17台套RGC第二代辊式强磁选机。在项目调试阶段,客户达产要求迫在眉睫,该项目团队不断改善和优化现场辊式强磁选机分选效果,最终将锆英砂产品中铁杂质指标降到品位0.1%以下,大大超出业主预期,次月作为国内规模前列的锆钛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磁选团队每个人的努力,老前辈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嗅觉与青年员工敢于拼搏的精神相结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矿冶乐章。 每一次微小的尝试都凝聚着力量,汇集在某一处便成为勇敢的源泉。每一个成功项目的背后都凝聚着公司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固安公司雄厚的加工能力,离不开刘永振、史佩伟等一大批资深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市场部同事不舍昼夜卓绝努力,经历数十次商务谈判和技术答疑,推动项目中标和实施;设计部同事精益求精、加班加点完成图纸,按时提交各类技术文件交付生产;生产部同事同心协力,解决加工制造中诸多难题,确保产品按期交付。众部门同事默默付出,为一个个项目成功落地贡献力量。 大型高效干式磁选机开发推广团队,作为北矿机电全体员工的缩影,作为所有矿山装备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的缩影,作为所有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的缩影,那份浸润在每一个人骨血里的“拼”劲,生动地描画着一个个面对困难仍然向前迈进的身影。道路纵然坎坷,大家相互支持鼓励,年轻员工不断成长,骨干员工积累经验接续传帮带,专家努力迎接市场把控技术方向。大道致远,人影绰绰,拼成的是一座座大型磁选设备在项目现场运转的壮观场面。…
新华社联合国8月30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30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项目事务厅执行局2023年第二届常会上就开发署署长施泰纳的讲话作发言,表示中国坚持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戴兵说,当前,多重全球性危机交织叠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实施过半,但整体进展远不及预期。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包括开发署在内的联合国发展机构支持。中方赞赏开发署整合公共和私营部门资源,在蓝色经济、清洁能源、数字金融等领域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持续融资能力,推动减贫,促进平等。中方高度关注开发署面临的发展资源短缺问题,呼吁传统捐助国切实履行供资契约承诺和气候资金承诺,增加核心资源捐款。希望开发署继续加强伙伴关系建设,推进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继续支持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 戴兵说,中国坚持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中方提出并切实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两年来倡议务实合作项目已突破100个。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中方宣布中国金融机构即将推出100亿美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这将有力支持各国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方期待与开发署和各成员国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发展挑战,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 来源:中概股新闻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教授)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发展阶段,必须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呼唤高质量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已经具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综合优势,也具备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攻坚能力。 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富强,人民日渐富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历史向我们明示了一个道理:能发展就不要阻挡,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是兴国之要。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以人民为中心”创造物质基础。 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真正体现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分配失衡转向共同富裕,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总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过去的“有没有”转向现在的“好不好”,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国际国内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重要举措,具有突出紧迫性。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比如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啃下重点领域改革硬骨头;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需要切实解决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以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的认识需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当前推动经济发展任务繁重,更应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能力需要提升。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都离不开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还需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一方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是不重视速度。有人认为高质量发展可以放缓速度,甚至低速度才能高质量,这是不正确的。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确保国家安全、化解经济风险等多方面考虑,经济增长必须有适当速度。另一方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从系统性、整体性角度把握,不可偏执一方、畸轻畸重。 以“六个必须坚持”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相统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坚守初心使命,实现“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以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坚持“两个结合”,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仍然要坚守历史经验,独立自主、自力自强。我们既要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既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又坚定自信、脚踏实地,把发展安全和命运掌握在手里,走出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制度和治理优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干。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当前和今后要重点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战略性调整和布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8月30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开篇新闻各有侧重:为寻求难以达成的共识,法国总统马克龙召集各党派领导人试图重建对话;法国与尼日尔政变军政府之间展开较量;气候转暖速度加剧,迫使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重新思考生活方式;贸易壁垒加剧阻碍贸易往来,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发展;另外,《解放报》在头版新闻的显要位置刊出报道,揭示了中美台三方展开芯片大战的情况,该报网站在另外一篇报道中披露中国正在想方设法地掌握芯片技术。《费加罗报》则报道了中国军机扰台的消息。 芯片之战:台湾、中国和美国纳米三巨头 《解放报》刊出报道,介绍了中美台三方在芯片领域展开的激烈竞争。报道强调了无所不在的芯片技术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该报指出:这个掌控在极少数制造商手中的尖端行业,特别享受到相关的各国政府的高额补贴。激烈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这场竞争将在中美两国的对峙中加剧。 毫无疑问,在芯片设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打算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台湾则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7纳米及以下的纳米技术)获得了专有技术和主导地位。中国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尚未跨越这一技术门槛。 目前,5纳米及以下的高端市场受到韩国三星和台湾台积电这两个亚洲巨头公司的垄断。台积电甚至独占鳌头。 各方实业家和政府从台湾海峡面临的冲突威胁中意识到:必须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和产业迁移。为了避免风险,美国开始了全面的再工业化,华盛顿也将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以切断它们与美国技术供应链的联系,尤其是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中国投巨资支持芯片发展 《解放报》还在其网站刊出另外一篇报道,披露中国正在想方设法地掌握芯片技术。该报首先引述彭博社8月23日披露的信息指出:美国半导体协会披露:中国最大电信设备公司之一-华为,可能在中国政府提供的3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下,至少已收购了两座芯片工厂,并且正在秘密建造另外三家同类工厂。以此来规避美国自2019年以来禁止其采购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制裁。 报道列举了近来不断爆出的最先进的半导体公司发生的几起间谍事件,将矛头指向一些为中国利益而窃取机密数据的一些公司雇员或商人。随后指出:最近十年来,北京加紧努力,试图在半导体领域赶超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2014年以来,习近平每年在此一领域的投资达数百亿美元,目标是实现自主,不再依赖其竞争对手-台湾或美国。 中国实施的战略首先是吸引那些有利于技术转让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从2010年中期开始,大量投资海外市场以及并购美国和欧洲相关企业。许多参与这些交易的中国公司直接受到党的指挥。如今,西方政府及其亚洲盟友已对此类交易提高警惕,加强了对投资的审查。 近年来,华盛顿及其盟友一直在竭尽全力地阻止北京缩小北京与它们之间的技术差距。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更以“国家安全”为名宣布对高端芯片及其生产所需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虽然中国在成熟的半导体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就最复杂的芯片而言,它仍然十分依赖美国以及其他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生产线。 台湾谴责中国军事骚扰 这是《费加罗报》一篇报道的标题。该报指出:台湾周二(8月29日)指责北京对台北进行军事骚扰,在台湾附近派出24架军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和无人机以及5艘军舰。其中一半战机越过台湾海峡中线或进入西南防空识别区。中方声称从当地时间周二上午9点开始在当地展开“联合战斗巡逻”。台湾国防部发布公报指责“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该地区持续的军事骚扰可能导致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及地区安全局势恶化”,同时敦促北京“立即停止一切破坏地区稳定的单方面行动”。 报道指出:台湾总统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来,北京与台北之间的关系恶化。 上周五,蔡英文宣布将出访斯威士兰之后,中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军机扰台。斯威士兰是台湾在非洲唯一的正式外交盟友。此前,美国在上周批准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战斗机探测设备之后,北京扰台活动也有所增加。 资料来源:rfi 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综述:感知中国市场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企业再赴“服贸之约” 新华社记者 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举办。今年服贸会将突出发挥凝聚共识、共享共赢和数字引领三方面作用,加大线下邀请力度,突出国际化、权威性、专业化,进一步促进展客商交流洽谈、互利合作和互惠共赢。 近日,不少外企高管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服贸会为各方搭建合作平台,将有效深化服务贸易发展,为各方带来发展新机遇。 “服贸会是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沙特阿拉伯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表示,服贸会将进一步促进中沙双边贸易往来,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李涛对2022年服贸会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飞利浦展台去年接待了来自政府、业界专家、医疗机构等代表,还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这种近距离接触让飞利浦能够更好感知中国市场需求。 202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规模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九年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增长迅速、韧性十足的中国服务业市场受到全球关注。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小野寺修说,服贸会是日本企业与中国消费者增进了解的珍贵机会。他说,通过服贸会了解当前中国市场,并与中方合作伙伴建立联系,是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服贸会将为包括开泰银行在内的海外企业提供客户沟通、拓展市场、整合资源的绝佳平台,将促进中国与泰国乃至东盟市场紧密联结,为促进跨境商贸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当前,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成为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重点。服贸会自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96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万展客商参展参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说,高通在服贸会上持续展示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取得的创新成果,展现了与中国伙伴合作共赢、互惠共享的决心。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表示,服贸会是业界展示和传播服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的良好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展示最新成果、开展深入交流。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说,中国政府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有目共睹,积极接纳外商入华,提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以及更公平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参与记者:缪培源、俞懋峰、宋宇、胡冠、王海洲、钟雅、王辰阳) 来源:中新网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丁薛祥30日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23年年会并讲话。 丁薛祥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向污染宣战,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丁薛祥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 丁薛祥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国合会发展壮大,发挥更大作用。希望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加强研究和交流,为推进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次国合会年会的主题是“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合会中外委员、中外专家、中外观察员约500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绿色金融创新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来源:通用汽车新闻
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下称三部门)30日发布通知,延续执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政策。 三部门明确,对2024年至2025年期间举办的服贸会,在展期内销售的规定数量或金额以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享受税收政策的展品不包括烟、酒、汽车、列入《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的商品、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国家禁止进口商品。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分析,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部门延续执行服贸会进口展品税收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服贸会对外开放平台作用,稳定参展企业预期,加强企业国际交流,提振市场信心,助力服务贸易在更多领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日,三部门还宣布,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其中,主要包括: 对2023年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1210、9610、9710、9810)项下申报出口,且自出口之日起6个月内因滞销、退货原因原状退运进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出口时已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参照内销货物发生退货有关税收规定执行。 与此前公布的政策相比,最新的规定,将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项下申报出口的期限,由原来的2024年1月29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李旭红说,期限的延长,有利于充分发挥政策效应,进一步稳定企业预期,推动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是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它的加快发展对于促进外贸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选择,以及优化消费结构均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 赵建华) 来源:中新网
雨季的巴赫达尔,街道两旁的棕榈树格外舒展。这里是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的首府,毗邻塔纳湖和青尼罗河。市区的巴赫达尔大学对面,来自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工程师及施工人员正在忙着建设营地,进行场地清表。2年半后,这里将建成埃塞国家银行分行。 待建的埃塞国家银行分行共有4个,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四个不同区域的重要城市,总建筑面积为8.6万平方米,由中国土木埃塞俄比亚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土木埃塞公司”)承建。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埃塞国家银行多项业务发展,进一步提升国家银行形象,对促进埃塞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和亚吉铁路一样,这一项目不只是“中国建造”,还是“中国设计”。 现代英文中“Salary”一词源来自于拉丁语Salarium,代表着古老文明中使用盐作为结算货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25年,埃塞俄比亚就已经使用盐锭(AMOLE)作为货币。待建的埃塞国家银行分行建筑大门的金色砖块采用“盐锭”这一元素与黄金元素相融合,象征着埃塞俄比亚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代表了埃塞俄比亚对繁荣富庶的期待。 埃塞国家银行项目2021年7月份开始公开招标,中国土木埃塞公司以技术标高出第二名15分的优势中标。这其中,得益于和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设计院”)的强强联手。应业主方“融入更多埃塞元素”的需求,福州设计院吸纳了埃塞本土建筑师梅德哈妮·伯哈努及其带领的本土团队的设计理念,通过草图绘制、模型推敲等一系列措施沟通,最终提交了让业主更为满意的设计方案。 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港口的亚吉铁路,也是“中国建造”兼“中国设计”,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跨国电气化铁路。该铁路由中国土木和中铁二局联合承建并运营,福州设计院承担了埃塞段线路203.5公里及吉布提段线路38.6公里的勘察设计及设计优化工作。 “中国技术、中国建造非常棒,希望中国标准融入非洲、落地更多的非洲国家。”亚吉铁路阿里萨比耶站站长苏莱曼·尤瑟夫毕业于吉布提大学,2016年7月前往天津铁道技术学院进修土木工程,半年后进入亚吉铁路工作。“从没想过能在家乡的车站当站长。家人非常满意我的工作。” 自2018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亚吉铁路不仅通过客货运输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能力建设培养本土人才。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亚吉铁路为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培养了3000多名铁路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土木的项目很大,作为一名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我可以从设计、施工、监理一直跟进到最后。加入这家公司之前,我主要从事设计部分,在施工阶段没有太多发言权。”福州设计院埃塞分院首席建筑设计工程师梅德哈妮·伯哈努很满意目前的工作环境,跟中国同事相处得也很愉快。她毕业于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埃塞执业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大学客座教授。 目前埃塞市场大多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外资企业承揽,埃塞本土设计咨询公司在部分领域相对缺乏项目实践。 “通过中国土木埃塞公司承揽实施的大型设计项目,我们为埃塞本土设计人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福州设计院埃塞分院副总经理焦国木表示,设计院扎根埃塞区域市场,大力践行属地化战略,着力构建本土化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中方人员主导+当地员工补充+自由工作者辅助+技术顾问支撑”的管理模式,设计优势愈发明显,技术保障更加坚实。 因亚吉铁路与埃塞俄比亚结缘后,2016年,随着中国土木埃塞公司工业园和旱港等项目的陆续落地,福州设计院顺势成立埃塞分院。2019年,随着中国土木埃塞公司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福州设计院埃塞分院加强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重点推进属地化建设。 目前该公司设计团队共有74人,埃塞本土设计师41名,其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比73%,涵盖测量、勘察、公路、建筑行业全专业。另外,还聘用6名当地自由工作者,均为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且具有15-20年工作经验。 “本土设计师不光技术能力强,且更了解当地的文化、规范,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难题。”中国土木福州设计院埃塞分院综合开发部部长刘俊杰认为,属地化管理是高效和必要的。5年以上的非洲项目经历,让他与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的本土设计师建立了默契。 在“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等各领域,“中国建造”跨越江河湖海,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就业,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产业链的前端,“中国设计”也正扬帆出海。 “中国的设计咨询团队走向海外,可为当地业主提供更优性价比、更多融合当地元素的设计方案。”中国土木埃塞公司副总经理张云龙表示,通过设计先行,精准发力,为经营“创”出需求;通过投标补位,持续发力,为公司“拿”下订单;通过协同管理,凝聚合力,为施工“管”好成本;通过降本增效,激发活力,为企业“干”出效益。中国土木埃塞公司与福州设计院在前期规划、经营承揽、项目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深度融合,形成了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为中国土木设计咨询板块的主力军,十年来,福州设计院紧跟中国土木“走出去”步伐,先后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坦桑尼亚、肯尼亚、哥伦比亚等国成立海外分支机构,业务范围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底,福州设计院完成海外项目244个,规划铁路总里程约57000公里、公路总里程约8600公里、房屋建筑面积约1400万平方米。 2021新年伊始,商务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对外设计咨询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023年7月,为更好统筹协调埃塞市场生产经营事务,提升全球业务整合能力,“福州设计院埃塞分院”正式更名为“福州设计院埃塞区域总部”。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将苦练内功,增强本领,提升设计龙头引领能力,切实发挥好设计咨询在对外承包工程价值链上的带动作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中国软实力!”福州设计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高冬平满怀信心。…
隆基单晶电池生产基地,十多万平方米的车间内,数千台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机械臂挥舞翻转,精准投送着硅片材料,一块块光伏电池片源源下线;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数百米智能生产线,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显示已售宽体自卸车全国运行情况;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平均一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整车……陕西西安,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新突破:科技创新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生产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数字跃动在数据管理大屏上,从钢材到矿用整车一气完成……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车间的生产场景令人惊叹,产业园车间内两侧数百米的智能生产线串联起下料、结构、涂装、总装配等所有生产工序;中间悬挂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显示已售宽体自卸车在全国运行的情况。 全程智能调度,实现“一张钢板进,一台矿车出”的智能制造全要素、全可视化落地。“凡是计算机能做的事,决不允许人来做。”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基于树根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厂的全部9大工艺、30多个典型场景由239台机器人和63架AGV自动完成,实现“聪明作业”。 “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可以为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便于企业在北方市场建立稳定的生产制造及营销基地。而且,西安工业基础雄厚,科研教育资源尤为丰富,科技人才资源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超表示。 5天完成相关光缆线路迁改;1个多月完成土地征收和清表工作;40天协助企业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83天完成项目配套路网建设……自项目开工建设到进入试生产、首台设备下线仅用了8个月,“西安效率”再次体现。 位于西咸新区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西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作为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安西咸新区被确立为秦创原总窗口。隆基绿能、西部超导、三一重工、商汤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纷纷在此布局,带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加速融合。激活丰富的科教资源,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堵点”,为好技术找到好出路……秦创原吸引力持续释放。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陕西西安正在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新作为:强链补链延链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西安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资源富集,创新实力强劲,去年12月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把科技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关键在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西安制造基地,一个个汽车零部件经过冲压、焊接和涂装工艺后,进入总装车间。车间内,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与工人们协同作业。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就驶出生产线。随着三期新项目的投产,比亚迪西安基地的生产效率更高,不断刷新西安制造“速度”。 在与西安共同成长的20年里,比亚迪相继落子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布局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逐渐成为全球车企巨头,也带动了西安汽车产业狂飙突进。现在,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增长最快的全球战略性基地。 “20年持之以恒,陕西特别是西安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整车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配套企业以众迪锂电池、三星环新动力为代表,均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陈轶嵩说,与头部企业共同成长,是一场政府与企业、城市与市场之间的“双向奔赴”。 做好服务,持续“强链”;摸清家底,加力“补链”;转变思路,科创“延链”。在“链长制”的高位推动下强优势、补短板、延链条,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带动陕西省及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新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好的营商环境会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