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Zou Bao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擘画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会议围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了“八个坚持”,即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八个坚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贯通、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科学回答了根本保障、价值取向、根本宗旨、永恒主题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金融本质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科学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国民经济高效、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金融制度的本质特征、最大优势,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和“魂”。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彼此交织,相互影响,金融风险隐患增多且蔓延更为迅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在应对这些复杂问题中强化全局观念、系统思维,掌握先机和主动,确保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今年3月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负责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这是从制度层面加强和保障党中央对金融工作和国家金融安全的集中统一领导。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在统筹协调把关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落实好属地责任,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金融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的治理效能优势。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做好金融工作,必须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增加对薄弱环节提供的优质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增加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快推动建立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增加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服务供给。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主要支撑,持续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专业的金融干部人才队伍,持之以恒严惩金融腐败,确保坚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必须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国家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运行仍面临新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改善社会预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需要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应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定领域的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切实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全方位盘活被低效利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必须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自从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以来,按照党中央确立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我国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实现了金融风险的整体可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金融监管的相关部署,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监管体系架构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协调性日趋完善。 新征程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认真落实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必须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我国正在着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金融监管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只有坚持市场化导向,进一步释放金融体系活力,才能有效分散金融风险,引导更多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为实体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坚持以法治化为导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金融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法治化的保障和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立法工作持续推进,金融基础法律相继修正或者修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等多层次的金融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客观上要求继续完善相关金融法律制度。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还需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 必须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完成了从“大一统”金融体系向多元化金融体系的转变,全社会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的重点,坚持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注重改善间接融资结构,完善金融机构定位,推动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发挥好保险业的重要功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必须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金融开放是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实现跨国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平衡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一方面,着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扩大金融制度型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金融对外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幅度和程度需要与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跨境金融需求等客观现实相适应。更加注重开放的质量,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找准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平衡点,推动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配合,确保金融开放下的国家金融安全。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在此背景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高质量发展。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为此,既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确保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要加强对创新驱动的金融支持,发挥科创板、创业板等对“硬科技”、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的积极作用;既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又要注意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统筹发展和安全。 (作者:郭威、孙雪芬,分别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资料来源:理论流行

Read More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复杂艰辛的开创性事业,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遵循。通读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深刻感到该书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力量。在这本书中,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通全书。比如,在首章开宗明义地提出,100多年来,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心中、把为民族谋复兴扛在肩上,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在阐述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时,既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又列举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重大举措,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新征程上,要在中华大地书写现代化的宏伟篇章,必须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深深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气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这本书以深远的历史视野,描述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苦苦追寻,阐述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阐述中华文明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时,这本书自信地提出“引领人类走出困境,中华文明有这样的特质,也有这样的责任”,体现了强烈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新征程上,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奋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必须始终葆有自信自立的精神,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品格。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说,守正就是坚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创新就是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奋力寻求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这本书对新时代我们党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非常深入的论述。比如,在守正上,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在创新上,描述了我们党以巨大勇气和魄力推进各方面改革创新,推动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维度。这些年来,我们党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气魄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等,都是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这本书全面展示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党是如何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比如,围绕我们党面临的治党治国特殊难题,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党独有难题的丰富内涵,又冷静清醒地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特点,给人以深刻启发和警醒。前进道路上,必须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敏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特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本书用“统筹大局,谋划全局,整体布局”这样具有概括力的表述,来阐述党的二十大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用“这种复杂程度既体现在内部新旧问题的交织叠加上,也体现在内外因素的深度互动上”这样辩证的观点,来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当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中华大地展开,各项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增强全局观念和系统谋划,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格局。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下展开的,不仅要实现本国的繁荣富强,而且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对西方现代化的重大超越,有着改造现代社会弊病的更高追求。这本书以宏阔的时空视野,在中西对照、今昔对比中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贡献,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拓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也是中国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形态作出的世界性贡献。 资料来源:政治 GMW

Read More

中国外交部周五报告,中国将对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向台湾提供武器而实施制裁。 中国将制裁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惩罚对台军售。路透社今天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这些制裁是根据中国反外国制裁法实施的。毛宁称,“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美台军事联络,停止武装台湾,否则将遭到中方坚决有力报复。” 8月24日,毛宁点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密苏里州分公司为直接参与对台军售的主承包商,并表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多次参与对台军售。 中国此前曾多次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鉴于两家公司都不向中国出售武器,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制裁是如何运作的,也不清楚制裁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发送给国会的通知,美国总统拜登上个月批准根据对外军事融资计划向台湾拨款最多 8000 万美元的资金。 据路透社,中国此次制裁是在对台湾周围进行了一周繁忙的军事扰乱活动期间实施的,山东号航空母舰率领的中国海军编队经过了台湾东南部 60 海里(111 公里)海域。 台湾还报告称,本周有数十架中国战斗机、轰炸机和其他飞机飞入台湾防空区。 中国反外国制裁的广泛法律于 2021 年生效,此举显然是将针对外国采取的惩罚性行动进行针锋相对的报复合法化。该法具有治外法权,是北京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法律的一部分,分析人士称,这些法律可能使中国能够监管境外国家对中国的行为。 资料来源:rfi 新闻

Read More

华尔街日报8月30日登出 Lingling Wei 和 Stella Yifan Xie 合撰的分析文章说,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西式消费驱动型增长理念有根深蒂固的反对,认为应坚持财政纪律,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使得类似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不太可能出台。 文章开头写道,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正达到近50年前中国向西方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程度,这阻碍了中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刺激疲软的经济。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一直在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更大胆的举措来提振经济,尤其是通过促进消费支出,必要时像美国在疫情期间那样派发现金。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加快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型将使经济增长更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就是以消费为主导。 但了解北京方面决策的人士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西式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有根深蒂固的思想上的反对。这些人士表示,习近平认为这种增长是一种浪费,与他把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强国的目标不符。 文章续称,习近平认为,中国政府应坚持财政纪律,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人士表示,这使得类似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不太可能出台。 同样不太可能发生的还有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大改革,或者是多年来经济向更加集中化管控的转变出现重大逆转。尽管中国政府已经放松了对消费互联网公司和其他私营公司的整顿(这种整顿行动已导致私营部门投资减弱),但政府仍对这些公司不受监管的扩张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前景日趋暗淡。文章指总总迹象纷纷出笼:制造业活动萎缩,出口下降,房价低迷,消费者价格陷入通缩。青年人失业率创历史新高。 华尔街日报注意到,习近平8月16日在中共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表明,中国政府希望避免采取更加西化的刺激政策。他敦促人们保持“耐心”,并强调需要避免效仿西方的增长模式。 据两位熟悉中国政府决策的人士说,发表上述文章的时机是有意安排的。习近平于今年2月发表了讲话,但直到中国公布了显示经济持续疲软的新数据后,讲话才被公开发表。 这些人士称,现在公布这一讲话内容,领导层意在回击国内外敦促中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的呼声,尤其是关于推出面向家庭而非政府项目的一揽子财政计划的呼声。 文章提到,另一份党刊《学习时报》也发表文章,明确反对向消费者发放现金。这篇官方文章表示,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在中国根本不可行。 负责处理媒体对高级领导人提问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没有回答华日记者的提问。 任何进一步的刺激措施都应符合党的目标 文章笔锋一转称,中国政府最终也许会采取更激进的刺激措施,尤其是如果目前的做法可能远远达不到政府今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话。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政府最初拒绝放弃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但在成本变得太高时突然改弦易辙。 经济学家和熟悉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说,目前更可能的选项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和其他政府重点项目的支出,以及在最近几次降息之后进一步放松信贷。 此类举措反映出,北京方面更倾向于让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不论是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还是通过把资金引导到半导体、AI等有助于推进中共目标的特定行业。 文章再提《学习时报》8月16日的前述文章,强调了这种存在已久、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有何好处,称“投资不仅形成即期需求,而且是增长的真正动力”。 但许多经济学家担心,这样不足以重振中国经济。随着中国政府可建设的有用项目逐渐告罄,通过投资于道路、工厂和其他硬资产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回报率已在下降。 经济学家表示,消费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但如果得到适当的促进,有望在多年间为增长提供动力。 不作为的风险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中国等待的时间越长,陷入长期经济停滞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许会使中国从全球增长的一个可靠来源变成世界经济的一个风险。 “投资者正在等待中国政府发出采取明显更强有力、更有效刺激政策的信号,”总部位于纽约的谘询公司22V Research中国研究部主管Michael Hirson说。“最新的迹象暗示,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保守策略,尽管这样做可能不足以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 同时,高负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高债务问题,进一步制约了中国政府的刺激选项。据了解北京方面决策的人士说,习近平和他的团队认为,在刺激经济方面,他们必须谨慎行事,以免破坏前期控制债务和抑制投机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 文章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出台的刺激措施仍是小修小补,效果有限。由于信贷需求不振,几次降息都未能起到刺激经济活动扩张的作用。 对“福利主义”的长期恐惧 文章强调出,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不愿加大力度押注刺激消费。中国官员抗拒采取一些会鼓励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政策调整,比如扩大医疗福利和失业救济。虽然社会福利支出不足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既定目标背道而驰,但中共将其正当性押在给人民带来持续繁荣之上。 文章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郝福满(Bert Hofman)表示,中国家庭从社会保障体系中获得的现金福利仅占GDP的7%,约为美国和欧盟比例的三分之一。 郝福满说:“就旨在扩大需求的具体措施而言,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他说:“不愿意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形态,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中国不应建设西方式的福利国家。”郝福满曾任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 熟悉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说,习近平早在2016年就表明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文章续引习近平在当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不是需求不足。”当时他刚刚启动了旨在扩大中国工业规模的改革。 他说,中国不应优先考虑需求,而应解决“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建设更多的工厂和工业——这样才不会过度依赖“出境购物”购买西方商品。 在此后的讲话和著作中,习近平一直强调中国需要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并警告说,如果中国政府过多地支持家庭以促进消费,将会带来风险。在《求是》杂志2022年的一篇文章中,他警告地方政府不要“搞过头的保障”,防止国家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文章援引世界银行的数据写道,中国的家庭消费在连续几年稳步上升后,自2016年以来已趋于平稳,约占GDP的38%。美国的这一比例为68%。 瑞银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庭将可支配收入的33.5%用于储蓄,高于2019年的29.9%。中国的家庭储蓄率一直位居全球最前列。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的决策者长期以来都认为,与其把钱发给民众,不如把资源调配到国有部门以便更快且更可靠地促进经济增长。他说,决策层认为消费者比国有企业更加变幻莫测,更不容易掌控,消费者手中即使有了钱,也不一定会花得更多。 据了解中方与外国机构交流讨论的人士说,中国官员在向跨国机构解释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像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那样直接发钱或优惠券时,都提到了这种观点。 中国官员在这些会谈中还强调要避免经常项目出现赤字,因为在中国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之际,经常项目赤字将意味着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增强。与会人士说,这样的情况意味着中国应继续专注于促进投资和增强自身的供应来源。 文章总结,据这些人士说,中国官员告诉跨国机构的同行,习近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当年他住在窑洞里,和民众一起挖沟渠,这样的生活经历促使他形成了艰苦奋斗会带来繁荣的观念。一位了解这些会谈内容的人士说:“中国人传达出来的信息是,西方式的社保支持举措只会助长懒惰。” 资料来源:rfi 新闻

Read More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侨界力量——中国侨联五年工作回眸   新华社记者范思翔   切切于心中华情,孜孜以求中国梦。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将于8月31日在北京开幕,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迎来属于自己的盛会。   回眸过去五年,中国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深入开展品牌活动,持续深化侨联改革,坚持为侨服务宗旨,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政治保证,推动新时代侨联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   迎亚运歌曲《为爱发声》点燃开场热情,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激发侨胞的炽热情感……今年2月,“亲情中华·之江同心”侨联文艺“轻骑兵”进侨乡演出走进浙江多个侨乡,将文艺“大餐”送到侨胞家门口,精彩的演出让观众们流连忘返。   作为中国侨联品牌活动之一,此次“亲情中华”进侨乡是侨联组织以文化演出为载体,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侨界群众的生动实践。   五年来,中国侨联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对侨界群众思想政治引领——   创办“追梦中华”品牌,以“侨这七十年”“侨与脱贫攻坚”等为主题,举办主题活动、专题展览等,增强侨界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推出《华侨华人与共和国》《百年赤子心》等纪录片,生动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侨界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连续举办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一起过个冬奥年”网络话题活动点击量达29亿人次……   一场场活动,一个个品牌,成为中国侨联广泛开展侨界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既突出侨味特色,又彰显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不断筑牢思想根基。   发挥侨胞独特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在“冬奥小城”河北崇礼城区,一座起伏的山形建筑物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中国侨联向全球华侨华人发出倡议捐建的华侨冰雪博物馆,见证着广大侨胞心系桑梓、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怀。   国有大事,侨有行动。五年来,在中国侨联和各级侨联组织积极引导下,侨界力量不断汇聚,侨胞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脱贫攻坚战场,全国侨联系统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投入资金16.29亿元,帮助5.8万人实现脱贫;助力北京冬奥会举办,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侨商侨企捐资1.6亿元;新冠疫情来袭,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积极行动,捐款捐物价值22.78亿元;侨界公益慈善不断发展,“侨爱心工程”品牌进一步擦亮。   投资项目总额6582亿元,贸易项目总额9688亿元……今年2月,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在广东广州举行,400多名侨商、侨企负责人代表和侨界人士齐聚一堂,寻商机、谈合作。   从创立中国侨商投资大会品牌、举办世界侨商海南行暨创业中华·侨商论坛,到连续举办“创业中华·牵手京津冀”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活动,这些是中国侨联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作为的一个个缩影。   五年来,通过拓展“创业中华”品牌,中国侨联发挥侨界在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举办活动100余场,覆盖20多个省份,签订合作协议、加强省部合作;聚焦创新、科技和人才,中国侨联组织全国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发挥特聘专家委员会、侨创基地等平台作用,鼓励支持侨界人才服务“四个面向”、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侨界报国新篇章。   扎实开展为侨服务,暖侨惠侨凝聚人心   绘制戏剧脸谱、学习作揖礼、手绘大雁塔……2023“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陕西西安营吸引了数百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营。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个充满互动性、趣味性的活动,帮助广大华裔青少年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五年来,围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联谊联络、依法维护侨益等,中国侨联做深做实为侨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增强侨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国设立534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服务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推出云端春晚等网络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实现云端聚侨、网上联侨、以文化侨。   ——精心打造“侨连五洲”品牌,发挥海外顾问、委员作用,举办“华侨华人助力金砖国家发展论坛”等主题活动,巩固和壮大爱国爱乡力量。   ——加强与司法机关合作,大力推进“检侨之家”等合作机制建设,开展“连心侨—维护侨益”项目,设立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侨联组织依法维护侨益工作品牌和载体日益丰富。   ——配合实施“春苗行动”,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侨爱心健康包”,常态化“暖侨在线”云端连线侨联海外顾问、委员,传递祖(籍)国对海外侨胞的关心关怀。   五年来,全国各级侨组织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大会提供提案建议素材200余份,推动涉及侨界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调解决。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深化侨联改革   2021年7月,《中国侨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侨联首次制定五年规划,也为推进侨联系统深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对标党中央要求,适应海内外侨情变化,五年来,中国侨联在建机制、强基础、抓基层上持续发力,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形成全国侨联系统一盘棋,侨联组织和侨联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严从实抓好侨联党建工作,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党建述职机制,创建“四强”党支部……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中国侨联的组织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树立大侨务理念,形成侨务工作合力。五年来,全国各级侨联组织增至2.87万家,县级侨联覆盖率达70%,全国“侨胞之家”阵地增至1.1万个,培训基层骨干1.2万名,基层组织活力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征程上,中国侨联和各级侨联组织将牢记嘱托,积极担当作为,团结引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画出侨界最大同心圆,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侨界力量。 来源:中新网

Read More

从最初的木材企业成长为管理超过一万亿元资产的中国最大民间资产管理集团的中植集团可能面临巨大风险,成为中国最新一个倒闭的金融巨头。美国彭博社周一报道,经常被当地媒体誉为中国的“黑石集团”-中植集团处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民间融资市场的中心。中国政府监管当局自2017年以来谋求对民间融资加以控制和限制。目前,在中植旗下公司对一些金融产品无法偿付之后,该集团在整个中国市场触发暴雷警报。报道表示,据熟悉内情人士的消息,不仅仅是投资者受到中植集团可能倒闭的触动,中国当局已经成立特别小组研究任何可能控制蔓延的方式,银行业监管当局也在审视中植倒闭的风险。中国当局一直试图管控中植集团以减少数以十万计购买理财产品的企业和散户投资人的风险。如果中植集团倒闭,这个时间点对于习近平政权来说不能再糟了,因为中国已经在因疲软的经济增长,以及奄奄一息的房地产市场威胁令像碧桂园和恒大这样的巨头公司倒闭的影响而苦苦挣扎。 中植旗下的中融国际信托(Zhongrong International Trust)是中国拥有2.9万亿美元的信托产业中最大的公司之一。信托产业将富有家庭及企业客户的投资整合后投资,并向房地产、股市、债券和商品投资。已经错过至少两次违约暴雷的中融今年有270个产品需要到期偿还,总价值达到395亿元。彭博援引一个分析说,每个人都知道这将会暴雷。中融的麻烦可能主要与房地产相关理财产品的销售出现问题有关。报道表示,中植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轨迹。在当局对私企的整肃,包括对中国最知名的科技公司的行动,令投资人感到震惊后,曾经高速发展的经济目前陷入困境。而在三年严厉的“清零”防疫封控和封城后,消费者储蓄殆尽,情绪消沉。报道援引数据表示,中植集团并非金融理财业唯一陷入困境的公司。到今年7月31日,总共已有106个信托产品暴雷,总价值约440亿元,其中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资产占74%。去年,还有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金融产品违约暴雷。中植集团是中融信托的第二大持有人,占股达33%。旗下有五家具有执照的金融机构,包括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等,其中中融信托是核心。中植系还拥有五家资产管理公司和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中植还控制一些上市公司,并拥有45亿吨的煤炭储备。中植集团的创建人解直琨就在新冠病毒疫情封城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动荡之际,于2021年因心脏病去世。尽管新掌门人誓言继续聚焦产业计资产管理生意,但是经济下跌及房地产业滑坡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另据网易上一个消息说,近日,一封自称恒天财富理财经理梁亮的自白书广为流传,透露“中植系暴雷了,都是高净值客户,单个300万以上的投资有15万人,涉及金额2300亿,单个客户最大投资50多亿”。该消息还称,“这场建国以来史无前例的大型债权违约事件,被迫进入通过债务重组来偿还投资人权益的流程中。”目前还无法独立核实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另外,雅虎新闻周日援引媒体消息报道,目前已知,中植系旗下中融国际信托投资者8月8日起已陆续收到产品停止兑付通知,涉及人民币3500亿。预料这是继1999年广东的“广信事件”后最大暴雷案。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9年1月遭法院宣布破产,当年广东银行贷款不良率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超过50%。北京急调时任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为广东副省长,协处广信事件,一年内偿还海内外上百家债权机构及十万多储户300多亿资金,才顺利解决广信事件。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Read More

隆基单晶电池生产基地,十多万平方米的车间内,数千台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机械臂挥舞翻转,精准投送着硅片材料,一块块光伏电池片源源下线;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数百米智能生产线,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显示已售宽体自卸车全国运行情况;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平均一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整车……陕西西安,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新突破:科技创新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生产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数字跃动在数据管理大屏上,从钢材到矿用整车一气完成……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车间的生产场景令人惊叹,产业园车间内两侧数百米的智能生产线串联起下料、结构、涂装、总装配等所有生产工序;中间悬挂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显示已售宽体自卸车在全国运行的情况。   全程智能调度,实现“一张钢板进,一台矿车出”的智能制造全要素、全可视化落地。“凡是计算机能做的事,决不允许人来做。”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基于树根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厂的全部9大工艺、30多个典型场景由239台机器人和63架AGV自动完成,实现“聪明作业”。   “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可以为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便于企业在北方市场建立稳定的生产制造及营销基地。而且,西安工业基础雄厚,科研教育资源尤为丰富,科技人才资源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超表示。   5天完成相关光缆线路迁改;1个多月完成土地征收和清表工作;40天协助企业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83天完成项目配套路网建设……自项目开工建设到进入试生产、首台设备下线仅用了8个月,“西安效率”再次体现。   位于西咸新区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西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作为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安西咸新区被确立为秦创原总窗口。隆基绿能、西部超导、三一重工、商汤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纷纷在此布局,带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加速融合。激活丰富的科教资源,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堵点”,为好技术找到好出路……秦创原吸引力持续释放。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陕西西安正在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新作为:强链补链延链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西安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资源富集,创新实力强劲,去年12月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把科技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关键在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西安制造基地,一个个汽车零部件经过冲压、焊接和涂装工艺后,进入总装车间。车间内,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与工人们协同作业。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就驶出生产线。随着三期新项目的投产,比亚迪西安基地的生产效率更高,不断刷新西安制造“速度”。   在与西安共同成长的20年里,比亚迪相继落子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布局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逐渐成为全球车企巨头,也带动了西安汽车产业狂飙突进。现在,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增长最快的全球战略性基地。   “20年持之以恒,陕西特别是西安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整车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配套企业以众迪锂电池、三星环新动力为代表,均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陈轶嵩说,与头部企业共同成长,是一场政府与企业、城市与市场之间的“双向奔赴”。   做好服务,持续“强链”;摸清家底,加力“补链”;转变思路,科创“延链”。在“链长制”的高位推动下强优势、补短板、延链条,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带动陕西省及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新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好的营商环境会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围绕推动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审批、集中管理,西安推动1691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市政务大厅办理,基本实现‘应进必进’。”7月5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市级各相关部门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西安市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说,“服务企业群众、构建良好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今年各项工作的整体思路。   7月7日,临潼区召开稳增长促发展产业链升级政企座谈会。成立了产业链升级重大项目助企专班,出台十二条惠企奖补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长安区制定了招商引资优化服务18条硬措施,就包括企业开办“半日办结”、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创新创业“鼓励支持”、新型工业“奖补并行”、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投资服务“优质贴心”等。   莲湖区围绕市场主体关切,坚持“便民利企”导向,出台《莲湖区优环境、激活力、促发展二十条措施》,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构建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区级领导包企业、包项目,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地,帮助企业解决手续、用地、资金等方面问题。   西安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一系列便利企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安政务服务。   此外,还定期举办“进建商”活动,各行各业的民间“智囊团”成员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议题畅所欲言。聚焦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西安公安以“三下”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通过常态化开展“公安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建立完善发现问题、建言献策、共商共治、优化服务的全链条运行机制,助力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召开联组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紧盯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向市营商办、发改委、资规局、住建局、工信局、文物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局等部门发问。专题询问,直指要害、直奔主题。  新优势:内陆改革开放步伐坚实   10年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首提,为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指明方向。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办,全球再次将镜头对准这座千年古都。   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和红利,企业感触最深。   便捷的往来之间,离不开立体多维的国际贸易通道。近年来,地处西部内陆的西安不断搭建起由航空、铁路组成的贸易大通道,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受到欢迎。   5月23日,中国-中亚峰会闭幕后的第四天,重达两吨的车厘子就搭乘波音B757-200型飞机,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运抵西安。即到、即查、即验、即放,仅1小时这批货物便完成了交付。   “以往我们需要先从西安抵达北京,然后乘飞机到阿拉木图,再辗转到阿斯塔纳,如今西安已开通直飞中亚五国的航班,这种便利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相关贸易。”长期往返于西安和阿斯塔纳的爱菊粮油集团副总经理孟玲说。   开放优势正加速转变为发展胜势。   深入实施西安港扩能优化行动,加快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加大外贸主体孵化培育力度……西安正持续建强做优开放平台,提升开放服务能力。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陕西西安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西安力量。 来源:SN新闻

Read More

根据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局(FAS)的全球农业信息网络报告,春季粮食播种的总体有利条件将使哈萨克斯坦在 2023-24 销售年度收获 1400 万吨小麦。 最新的小麦产量预测比 FAS Post Astana 4 月份的最初预测高出 100 万吨,种植面积没有重大变化,为 1,290 万公顷,比 2022-23 年增加约 10,000 公顷。据估计,哈萨克斯坦上一销售年度小麦产量为 1,640 万吨。 小麦出口量预计为 950 万吨,与 2022-23 年的预测相同,但高于 2021-22 年的 809 万吨。期初库存为 299 万吨,远高于 2022-23 年的 149 万吨,这是 2021-22 年实施出口限制的结果。 FAS 表示:“生产商和出口商指出,他们在 2022-23 年面临的铁路运力有限、基础设施过时以及增值税 (VAT) 报销延迟等挑战将继续影响 2023-24 年的小麦出口。” 据贸易商称,这个中亚国家1900万人口的国内小麦消费量预计为680万吨,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保持稳定。2023年4月,哈萨克斯坦实施了为期六个月的小麦公路进口禁令,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竞争。今年春季大麦产量也显示出希望,FAS 预计 2023-24 年大麦种植面积为 235 万公顷,产量为 300 万吨。这低于上一年的 330 万吨,但高于 2021-22 年的 236 万吨。主要用于动物饲料的大麦消费量估计在 2023-24 年为 200 万吨。 资料来源:世界谷物

Read More

据官方媒体报道,周六中午当地时间,中国东南部江西省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官方媒体说没有爆炸,只有起火。至此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据路透社今天报道称,中国东南部化工厂发生爆炸。根据中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画面显示,江西千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工厂燃爆引发浓烟滚滚。 官方媒体称,当局正在试图确定潜在事故伤亡的程度。一位在该公司接听电话并拒绝透露自己身份的女士告诉路透社,没有任何信息可以报告。 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称,发生爆炸的化工厂是位在江西贵溪市的江西干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警消上午10点30分接获火灾报案。 从中国网络上流传的画面可看到,大火产生的黑烟已形成浓黑巨型蘑菇云状,现场浓烟密布。 当地灾情管理部门称该工厂发生火灾而非爆炸,并承认火警涉及化学品,起火原因不明。有消息称,千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在2022年曾因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查出安全管理违规,遭鹰潭市应急管理局开出“行政处罚”。 资料来源:rfi 新闻

Read More

最近结束的中国-中亚首脑会议——首届此类峰会——反映了中国的中央王国愿望——旨在恢复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帮助中国支持其在中亚的中央王国愿望——战略、经济和连通性——的是复兴古老“丝绸之路”的面纱。由于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对中国严重的战略依赖,随着北京明确其在中亚的意图,莫斯科在该地区的地位可能正在改变。 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基于中亚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愿景”,其中包括发展基础设施以促进贸易,并在中亚担任新的领导职务一个历史上一直受俄罗斯控制的地区。 北京共签署了9份多边文件、54项协议和19项新的合作机制,北京毫不含糊地表示,此次峰会将“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全球意义” ”。 六方——中国和中亚五国——同意每两年举行一次峰会,下一次峰会将于 2025 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随着中国-中亚峰会机制的正式化,包括在北京设立官方秘书处,中国还展示了其对该地区的长期计划。 习近平重申,中国希望“扩大产业和投资合作,进一步建设连接中国与中亚的运输走廊,支持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鼓励高技术合作,确保该地区的粮食安全。 ” 虽然中国已经是中亚的重要经济参与者,但其进一步扩张的意图源于其迫在眉睫的工业和战略需求,其中还包括开采稀土矿产。 在安全方面,中国领导该地区并填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的空白的意图无疑是明确的。在西安宣言中,中国和中亚共和国同意“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贩毒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安全、救灾,继续帮助阿富汗人民维护安全稳定,实现和平重建。” 这种十字军方式让中国处于领先地位——至少目前在原则上是这样。与此同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削弱了莫斯科在中亚的主导地位,北京当然发现现在是利用该地区地理邻近、连通性、贸易和安全利益的时机。此外,中国进入莫斯科的后院表明北京长期以来寻求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互动。 几十年来,中国与中亚的接触建立在莫斯科支持北京地区利益的基础上。现在情况可能正在改变。 另一方面,通过与俄罗斯的“不是盟友但胜于盟友” ——中国交朋友,中亚国家正在北京寻求一个平衡者。尽管俄罗斯将自己定位为中亚共和国的保护者,但莫斯科有可能成为对它们的严重威胁,因为中亚共和国的有效性一再受到俄罗斯的质疑——经常将它们称为“人造的”国家’。 普京的“俄罗斯世界”宏伟愿景——强调莫斯科有责任保护其边界以外的俄罗斯少数民族——继续对中亚共和国构成威胁。这些共和国拥有大量的俄罗斯族裔人口,这通常被视为俄罗斯影响力的有形基地。 因此,尽管普京在 2023 年 5 月 9 日的胜利日演讲中谴责西方将乌克兰扣为“人质”时,所有五个共和国的领导人都与普京站在一起,但没有一个中亚共和国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俄罗斯而言,中亚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其地区主导地位的关键,目前是满足俄罗斯战略需求的生命线,包括其军事需求。例如,尽管受到西方制裁,哈萨克斯坦仍是俄罗斯从国外获得重要军事物资的关键。 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项目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哈萨克斯坦贸易数据强烈表明该国被用作俄罗斯无人机进口的中间目的地”。 虽然中亚根植于俄罗斯战略需求的生命线,但由于莫斯科完全专注于乌克兰而缺席,经济一体化肯定会受到影响。由于中国在该地区的知名度,俄罗斯的区域一体化倡议——欧亚经济联盟将输给中国庞大的全球“一带一路”倡议,这是向中国倾斜的信号。 传统上,俄罗斯在中亚开采矿产、天然气和石油。俄罗斯企业积极参与这些资源的开采、运输和出口,加强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经济关系和影响力。 对于中亚共和国来说——在当前情况下,维持与俄罗斯和西方的传统关系变得更加困难。西方最近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引起了五个共和国的广泛关注,最终限制了它们对俄罗斯的依赖,尤其是在地区和经济安全方面。 因此,毫无疑问,只有中国才能填补这一战略真空,尤其是在俄罗斯已经高度依赖中国的情况下。但问题仍然存在,俄罗斯愿意成为北京的卫星国吗?今年 3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峰会产生了一种看法。 中国能否成功将中亚在经济和战略方面对俄罗斯的依赖转变为有利于自身的局面,还有待观察。然而,它肯定会挑战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莫斯科在现有情况下无法预先挑战这一点。 来源: moderndiplomacy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