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Global News
- Defence
- Economy
- Op-ed
- Science
- Sports
- Lifestyle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uthor: Luo Xuefeng
由35个国家数百名议员组成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下周一将在台北举行峰会。该联盟旨在协调对北京威胁的外交应对。美联社报道称,至少有来自6个国家的议员在峰会前夕遭到中国外交人员的施压,阻止他们前往台湾与会。 据美联社报道,中国外交官正在向至少6个国家的议员施压,要求他们不要参加下周在台湾举行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峰会。对此,台湾外交部28日批评此举“卑劣”并“强烈谴责”,同时“感谢IPAC友人坚定支持民主与台湾”。 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斯洛伐克、北马其顿、波斯尼亚以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亚洲国家的政界人士表示,他们收到了短信、电话和召开紧急会议请求,阻止他们前往台湾与会。他们称这些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孤立台湾这个自治岛屿。 由35个国家数百名议员组成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将于周一(7月29日)在台北举行峰会。据报道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议员访台团。 北马其顿议员安东尼奥·米洛绍斯基(Antonio Miloshoski)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向记者展示了他收到的一段短信:“我是中国大使馆的吴先生。我们听说你收到了IPAC的邀请,你会参加下周在台湾举行的会议吗?” 波斯尼亚议员萨内拉·克拉里奇(Sanela Klaric)对美联社记者说,中国外交官给她所在政党的领导人发信息,要求阻止她前往台湾。 她说:“他们直接向党主席发送了一条信息,阻止我前往台湾。党主席给我看了那条信息,然后说,‘我会劝你不要去,但我不能阻止你,这是你必须做出决定的事情。’” 中国经常向支持台湾的政治人物和国家威胁采取报复。由于中国的外交压力,绝大多数国家与台湾只保持着非正式关系。波斯尼亚议员克拉里奇说,这种压力令人感到不快,但这只会坚定她前往台湾的决心。 台湾军演遇强台 贴近实战“不剧透”? 中国表示坚决捍卫其对台湾的主权。台湾是一个自治岛屿,而北京方面认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必要时可以采取武力方式吞并。上周,北京批评台湾每年举行的汉光军事演习,称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在进行挑衅以寻求独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本周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任何“以武谋独、以武拒统”的图谋都必将遭到失败。 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旨在协调外交以应对来自北京的威胁。该联盟长期以来一直面对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公布的指控,该联盟的一些成员受到了北京的制裁,2021年该联盟成为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的目标。 但该联盟创办人卢克·德普尔福德 (Luke de Pulford) 表示,过去几天来自中国官员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过去在其他地点举行的会议中,中国外交官只有在会议结束后才会与议员接触。但今年,这种压力急剧升级,似乎是有组织地试图阻止与会者参加会议。 “这是严重的外国干涉。这不是正常的外交,”德普尔福德说,“如果我们试图告诉中国官员他们可以去哪里,不能去哪里,他们会有什么感觉?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干涉外国议员的旅行计划,这太蛮横了。” 据一份新闻稿称,预计有25个国家的议员将出席今年的峰会,并将与台湾官员举行高层会晤。台湾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大多数被针对的议员似乎都来自较小的国家,联盟创办人德普尔福德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北京“觉得他们可以达到目的”。但他补充说,这种胁迫手段只会让参与者更坚定地参与其中。 欧洲议会斯洛伐克籍议员米丽亚姆·莱克斯曼 (Miriam Lexmann) 就是其中一员。她表示,她所在的党也曾受到中国外交官施压。莱克斯曼表示,我们希望“交流信息,交流经验,如何应对中国对世界民主地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当然,也希望支持台湾”。 来源
台北 — 日中在老挝举行相隔近两年的外长会谈,王毅对于日方提出的加快磋商核处理水问题表示同意。专家认为,中国想趁美国大选前拉拢日本建立“反特朗普防线”。 外长互访或能实现 但关系改善不乐观 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7月26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外长会议上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会谈,两人确认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以及包括外长互访在内坚持展开多层级的沟通。 上川在会谈开始时即强调:“日中两国之间既存在潜力,也有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通过双方的努力推动关系向前发展,有必要推进对话。”她并表示日本半导体出口限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愿同中方保持建设性沟通,妥善处理。面对全球和地区冲突挑战,日方愿同中方一道促进地区稳定繁荣。 王毅则在会谈中指出,“当前中日关系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而中国的对日政策始终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希望日方树立客观正确对中认知,奉行积极理性对中政策,双方相向而行,加强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真正把战略互惠关系落到实处。 日中关系专家、台湾绿洲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谢文生认为,就表面上来看,日中双方都有意缓和一下彼此间紧张的氛围,而向来姿态强硬的中国对日本的态度略有改变首先出于国内经济状况吃紧,因此自今年年初,不仅是外交部门,连习近平都亲自出动,积极地开展国际外交,企图让外资再进入中国。此外,外部因素更是影响中国态度的关键。 他对美国之音说:“另一个理由则是中国似乎想趁着特朗普极有可能回任美国总统,而让国际社会诸领袖不安之际,藉由国际关系的积极往来来预先布置将来的‘反特朗普防线’。” 谢文生指出,据信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于5月底访日,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也在7月访中与王毅会面,日中双方都放出“外长互访”的风声,中国方面其实是想再次营造“习近平国宾访日”的氛围。 对此,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松本佐保(Saho Matsumoto)对美国之音表示,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年之内二度访中,也和王毅会面进行会谈后,日中外长互访的可能性确实提高了。但她也指出,日本需要与中方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取得共识,例如除非中方采取措施解除对日本海产品的进口禁令,否则外长互访的谈判将难以取得进一步进展。 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易鑫认为,就日中“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的内容来看,双方还是在某些议题上有一定的共识,例如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但是在海洋及主权等议题上没有进展。即使实现外长互访,要缓和关系并不容易。 他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所希冀的是在不动原有中国利益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协议,以避开美国因素的影响;但就日本的角度上言,其所希冀的则恰好会是中国所在意的痛处。” 刘易鑫指出,目前日中双方有一个共通的利益交换重点,即水产品进口问题。他认为,这不仅对日本的利益是一大伤害,对中国而言也同样损失惨重。因此他分析,日本对华的外交方向将针对小议题,逐步引导中国放松管制。 水产品进口问题为政治工具 围绕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问题,日中外长在会谈中就加快解决问题的磋商进程达成了一致。上川要求立即撤销针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王毅就排海问题再度要求“确保利益攸关方有效参与、建立长期国际监测机制。 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松本佐保表示,水产品禁令是北京用来煽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转移中国国内经济停滞、失业率上升等民众不满的政治工具,而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实际上正在遭受损失。她认为在日中之间悬而未结的诸多问题中,水产品进口议题的障碍应该低于海域和安全问题,与其以此为政治工具,北京应该尽早解除水产品进口禁令,提升中国萎靡的经济,同时促进日中友好关系,对中国不仅更有利,执行起来也比起人质、海权等问题容易许多。 除了水产品进口问题,上川也就中国拘留日本公民、中国在日本专属经济区设置浮标、海警船只频繁出没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周边海域等问题,要求中方有所做为,但并未得到王毅正面的响应。 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易鑫表示,水产品进口问题是日中共通的利益交换重点,而中国拘留日本公民显然违反国际人权等相关国际法令的规范,中国未必愿意处理。 他说:“目前日本仅提出要求在政治上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谈判与讨论,以获得共识;若然未果,日本亦有可能会启动撤离滞中日人,并进一步展开营救行动,同时启动国际舆论对中国进行谴责。” 日中关系专家谢文生认为,中国能给予日本的利益愈来愈少,特别是过去中国对日最大的筹码观光客,但现在从各地前来日本的观光热度已经超暴量,让中国的“观光牌”无用武之地,应该要仔细考虑日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他说:“依照目前自民党的安保政策走向,除非中国能改变作风,释出具体的善意作为,例如不再提禁止日本食品,释放被抓日本人,减少在钓鱼台(钓鱼岛)周边的海警巡逻等,才有可能让日本调整对中态度。” 谢文生表示,在中国“国安维稳”高于一切的前提和过度的民族主义影响下,中国所谓的“关系改善”都是“单方面要求日本改变”,中国自己则是毫不改变,如此做为很难取得具体外交成果。 中国的威胁是日台安全合作的加速器 上川在与王毅的会议中还就包括与俄罗斯合作在内,中国在日本周边的军事活动日趋活跃,南中国海、香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问题,表明了日本的严重关切,并重申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时事通信社7月23日报道,王毅当天在北京与来访的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会谈时对日本有很多国会议员访台表示不满。日本逾30名国会议员出席5月举行的赖清德总统就职典礼。森山表示,王毅指出访问中国的日本议员远少于此。 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松本佐保表示,中国对于台湾造成的威胁如同对日本的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中国无视于他国主权的侵略行为已经让区域间的国家极为反感,在南中国海对菲律宾和越南也如此,这些都违反了国际法。她认为,日本政府必须明确告诉中国,无论美国大选后由哪一党执政,日美关系和日美安保条约都将维持对侵略主权行为的强硬态度,以此威慑中国。 台湾绿洲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谢文生指出,日本海上保安厅与台湾海巡署7月开始有了初步的海难救助训练合作,而面对中国的抗议,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四两拨千斤地回应,并不理会中国的抗议,这就是日本强化抗中的态度。 他说:“日本在东亚安保这块,除了日美、日韩与日菲之外,终于正式面对‘最大的空白:日台’踏出重要的一步。如果中国还是错误解读,继续以施压方式对待日本的话,可以预见台日间的‘实质关系’应会加速展开。” 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易鑫表示,基于地缘关系,中共在台海的军事威吓也会对日本及台湾周边国家造成影响,加上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涉及全球供应链,台海问题很可能是引发日本愈来愈凸显抗中姿态的关键。 他说:“若中共持续升温台海军事威吓,将有可能触碰到重要航运国家的利益问题。因此在外交上日本则极有可能会藉此发声。在经济上则可能配合美国等持续对其进行制裁。” 来源
法兰克福、巴黎 (14/4 – 40) 由于最近的事件,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关系已达到沸点:声称塞尔维亚和俄罗斯想要重新对抗科索沃;芬兰关闭边境;以及法国总统伊曼纽尔·马克龙 3 月 14 日的声明。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系列帖子,声称北约、欧盟和美国政府正在针对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并破坏关系。别介意与意大利和俄罗斯结盟,这只是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另一个白日梦。 最近几天,有关巴尔干战争即将爆发的传言越来越广泛,但经验丰富的巴尔干各方都呼吁保持冷静才能获胜。莫斯科广播电台播放着常见的垃圾战鼓。 “人们忘记了这个联盟不喜欢使用武力,但是……”北约空军司令部发言人警告说。 拉夫罗夫表示,科索沃警察长期以来通过对塞族社区采取系统性惩罚措施而名誉扫地。 “他们试图通过在非阿尔巴尼亚地区部署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将塞族人赶出科索沃。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极端分子所进行的种族清洗面临着卷土重来的直接威胁。” 与此同时,马克龙总统表示,如果欧洲想要和平,就必须做好战争准备。他称普京总统不会在乌克兰停留如果他在已经持续两年的冲突中成功击败基辅军队。 马克龙总统上个月表示他无法将未来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与乌克兰联系起来,引发了争议。许多国家领导人回避了这一点,而其他几位领导人,特别是东欧地区的领导人则支持这一声明。 “如果俄罗斯赢得这场战争,欧洲的信誉将被摧毁,”马克龙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 然而,普京总统表示,现代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我已经说过,每个人都清楚,这(可能与北约发生直接冲突)将是朝着全面第三次世界大战又迈出了一步。我认为几乎没有人对这种日益加剧的混乱感兴趣。” 他补充说,法国军队将履行次要职能,在乌克兰训练军事人员,解释如何使用重型装备,并履行其他几项类似职能。 “今天,这与当时在那里的北约国家的雇佣军和后来的武装军事人员所做的事情没有太大不同,”普京总统在赢得选举后的讲话中表示。 与此同时,普京总统的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已达到直接对抗的程度。 “现在两国关系已经下降到直接对抗的程度。北约不仅持续升级,还直接卷入乌克兰周边冲突。北约继续向我们的边界推进,”他说。 即便如此,普京总统仍愿意与北约对话。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总统经常与有兴趣发展对俄关系的国家举行国际对话,“普京总统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复杂的全球和地区问题”。
杜尚别 25/2 (35.71)。 “影响者”伊斯莫伊·马哈迈德佐尔的社交网络活动正在该国政治和安全走廊内引起轰动。他的祖父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正在计划他的继任者,这引发了包括马哈迈德佐伊尔亲属在内的精英派系内部的暗流涌动。没有人清楚如何成为塔吉克斯坦下一任总统。除了孙子之外,女儿们也在争夺最高职位。塔吉克斯坦长期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 (Emomali Rahmon) 的平淡演讲视频于上个月末由 Buzkashi_1111 在 Instagram 上发布,Buzkashi_1111 是塔吉克斯坦总统女儿 Firuza Emomali 25 岁的儿子 Ismoil Mahmadzoir 创建的账号。该国排名第一的社交媒体影响者,粉丝总数超过 130 万。然而,他在社交媒体上的知名度已成为一种政治负担。 年轻的拉赫蒙在帖子中经常炫耀自己的财富,例如,许多专题视频展示了大堆银行收缩包装的 100 美元钞票,这激怒了统治圈子里的人。如果你得到了就炫耀它,这似乎是今天的主题。 他们担心,在拉赫蒙家族和顾问内部的不同派系正在谨慎地谋划为自己一方赢得优势以争夺他的继任者之际,马哈迈德佐尔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引起弱势公民的强烈反对。尽管马哈茂德佐尔本人并不是王位继承人的竞争者,但最受欢迎的是总统的长子鲁斯塔姆·埃莫马利,他的近亲是不透明和危险的继承过程中的关键权力掮客。英国连接马哈迈德佐伊尔的父亲马哈迈德佐伊尔·索希博夫是一位建筑巨头和总统高级顾问,他的顾问包括向有钱人分配商业优惠这一至关重要的话题。Mahmadzoir 的叔叔是居住在英国的 Shamsullo Sokhibov,他是 Faroz 商业集团的负责人,也是 Rahmon 另一个女儿 Rukhshona Emomali 的丈夫。 两兄弟都与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国家委员会(SCNS)的有权有势的安全官员有密切关系,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国家情报机构,俄语中称为 GKNB。索希博夫兄弟都在密切关注继任过程,拉赫蒙的姐夫哈桑·阿萨杜洛佐达 (Hasan Asadullozoda) 也是如此,他是塔吉克斯坦主要银行之一东方银行 (Orienbank) 的所有者,该银行负责监管该国的重大投资。据我们的消息来源称,今年早些时候,阿萨杜洛佐达开始寻找将首都从塔吉克斯坦迁往美国的方法。我在迪拜最好的朋友! 为了打造自己作为社交媒体影响者的品牌,Mahmadzoir 在 Facebook、TikTok 和五个 Instagram 账户上发帖。Ismoil8 是他拥有最多粉丝的账号的账号,他的帖子强调了他作为时尚达人的地位、他作为塔吉克斯坦国家柔道联合会主席的角色,以及他在迪拜的嬉戏。他管理着一家名为 IM Group 的公司,经常与他的朋友奥萨马·艾哈迈德·阿卜杜拉·阿尔·沙法尔 (Osama Ahmed Abdullah Al Shafar) 在一起,后者在阿联酋由 40 名成员组成的联邦国民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该委员会帮助制定君主制的所有拟议立法。阿尔·沙法尔 (Al Shafar) 是阿联酋自行车联合会前主席,也是瑞士国际自行车联盟 (UCI) 管理委员会的成员。Al Shafar 在 Instagram 上也很活跃,他在其中提到了他的“亲爱的朋友”伊戈尔·马卡罗夫 (Igor Makarov),一位亿万富翁、俄罗斯土库曼能源巨头、Areti 国际集团总裁以及前土库曼总统古尔班古利·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Gurbanguly Berdimuhamedov) 的能源顾问(IO,26/04/22) 。英国因涉嫌向莫斯科提供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援助而对马卡罗夫实施金融制裁和旅行禁令。因此,多个国家自行车联合会都要求将他开除出国际自行车联盟(UCI),他也是国际自行车联盟(UCI)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照片:伊斯莫伊尔·马哈迈德佐尔 (Ismoil Mahmadzoir) 在他的各种社交媒体账户上展示了自己与他的祖父、塔吉克斯坦总统的合影,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迪拜的面容,以及他担任柔道联合会主席的情景。© ismoil8/Instagram – rayison_tj/Instagram – @ismoilim8/Twitter
在结束为期3年的新冠清零封控后,中国的经济并未出现复苏的态势,景气依旧低迷。据台湾中央社11日报道,为了提振民众信心,中共政治局近日在会议上宣布要以增加宣传、引导舆论的方式拯救经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及新华社也为此在近日推出中国经济逐渐向好的系列报道,企图影响民意。 除此之外,中央社的报道写道,近几年,中国面临诸多经济压力,北京当局也对此加强对财经媒体及政治经济评论人事的言论管控。 在2021年,中国网信办宣布封禁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帐号”;2022年,财经作家吴晓波、经济分析家任泽平和洪灏等,也都曾在社群平台被禁言。 来源:rfa新闻
台北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启程访问越南,进行为期2天的国事访问。观察人士分析,预料习近平的到访,将促使河内加入北京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国还将协助升级越南的铁路,但两国是否能因此化解海上分歧,仍有待观察。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及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Vo Van Thuong)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月12日及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据越南外交部稍早发布的消息,习近平专机预计12日上午10时将降落在河内内排国际机场(Noi 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越方届时会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下午还会在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升龙皇城(Imperial Citadel of Thang Long)鸣放21响礼炮,可以看得出来河内高度重视习近平的到访。 习近平此行正值中越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这属于越南最高的外交关系。 不过,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也才于9月访问越南,让美越关系连升两级,成为与中同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越南研究项目访问学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分析,拜登与习近平的先后造访,使越南成为2023年唯一接待美国及中国元首的国家,但在华府与北京争相拉拢的同时,河内也与东京关系升级,在在显示越南的国际及战略地位正在日益上升。 越南或加入“人类命运共同体” 阮克江告诉美国之音:“我认为这确实是越南外交非常成功的一年,从越南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外交升级就可看出这点。而习近平的这次访问,的确显示了越南不仅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越南在此区域(指东盟)的地位。这也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大国竞争中,越南可能能从中国获得更多经济投资、并同时与中共和西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习近平访问期间,将与越方领导人聚焦政治、安全、务实合作、民意基础、多边及海上问题6大领域,并探讨提升中越关系新定位。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此行可能促成越南跟随老挝、柬埔寨、缅甸及泰国脚步,加入中共“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这项由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概念,其五大支柱包含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及清洁美丽。 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武春康(Khang Vu)在给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即便越南在习近平的到访后加入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也不表示越南将与中国的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上,而是意味着中国提升了越南在其外交等级中的地位。 然而,武春康也说,不论越南是否将附和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无可置疑的是,河内始终把北京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最优先考量,他说:“考虑到地缘政治因素时,关系的名称或头衔并不是那么重要。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但实力并不比中国强,这意味着无论越南对双边关系赋予什么样的称号,中国始终是越南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因素。” 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国际关系讲师黄心光(Huynh Tam Sang)也提出与武春康类似的看法,他告诉美国之音:“我认为越南和中国可能不会使用’命运共同体’这个词,他们可能会使用类似’走向繁荣和发展的共同体”等措辞。无论两国打算使用何种措辞,越南和中国从历史到意识形态上已确实连结在一起,互为邻国的越中拥有共同文化、经济价值和利益。 ” 分析:越南升级铁路对中越都有利 习近平此次造访越南,除了可望让中越的政治关系更为深化,路透社11日引述越南《青年报》(Tuoi Tre)的报道,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表示,双方还预计在习近平访越期间签署多份合作协议,包括改良往返两国的铁路。 据越南官员表示,中国和越南致力对后者铁路系统的升级,以让其中一条铁路穿越越南稀土中心地带,并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和位于越南北部的海防市(Haiphong)。 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的黄心光表示,中国协助越南更新铁路将同时对中越有利。对于北京而言,它可以透过这条铁路运送生产原料和机械设备到越南,加深越南对其经济的高度依赖;对于河内而言,它可以借此更新老旧的铁路基础建设,更能让越南北部第一大港海防港吞吐量翻倍。 根据越南工商部统计,越南与中国2023年前8月双边贸易总额达1,039.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越南对中国出口357.9亿美元,是越南第2大出口市场。此外,虽然越南自中国进口681.3亿美元,年遽降17%,但仍是越南第1大进口来源国。 此外,由于稀土是许多高科技产业所需的战略物资,特别对于半导体产业至关重要,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阮克江指出,这项铁路升级计画可能让越南加速推动其半导体产业发展,间接让美中在当地的竞争更形白热。 阮克江说:“这至少对越南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因为它显示了越南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这可能显示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冲突,因为双方都想开发越南的稀土。因此,之后越南将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及策略,来发展其半导体产业非常值得关注,对于这条将连接越南和中国的铁路,是否将让越南成为稀土生产中心,也将是非常值得外界观察的一点。” 迄今为止,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提炼国,不过越南的稀土储藏量仅次于中国,并正在建立自己的稀土产业。 中国会暂停海上灰色行动吗? 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武春康则表示,中国协助越南更新老旧铁路设备背后的战略考量,是希望“增加越南违背中国国家利益,特别是南中国海利益的成本”,因此试图在“经济上束缚越南”。 南中国海一直以来是北京和河内发展关系的痛点,两国长期在此存在主权纷争。在中国外交部已表明,“海上问题”将成中越领导人会面议程之一的同时,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的黄心光说,中国为了拉拢越南以抗衡美国在此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可能会在习近平的河内行后暂缓其在南中国海的扩张行径,反倒是河内仍忌讳北京的海上军事动作,预料将持续在此进行填海造陆工程。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于11月指出,自去年12月以来,越南在南中国海的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越南称为长沙群岛,中国称为南沙群岛)进行大规模疏浚和填海工作,新增了330英亩土地,使它在斯普拉特利群岛的岛屿建设规模仅次于中国。 黄心光说:“如果中国扩大在南中国海的独断行径,恐怕会损害中国的声誉,并损害越中关系的重要性。 我认为中国可能试图透过影响民众意见等加强其外宣策略。不过,我认为越南可能会继续在南中国海进行填海造陆行动。” 不过,谈到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扩张,武春康则与黄心光的看法不同,认为“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会在(习近平)访问越南后,停止针对越南的灰色地带活动”,甚至还有可能透过经济胁迫,重申其主权立场。 武春康说:“习近平此行不是要接受越南在南中国海的主张或活动,而是要让河内知道,越南不应该做任何有损中国海洋利益的事情,否则后果自负。如果越南不挑战中国的海洋利益,中国就不会对河内实施经济胁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习近平在2017年底访问了越南,但中国就在2017年和2018年威胁要对越南使用武力。中国的灰色地带行动就是为了强调中国的主张,只要北京决心坚持这些主张,这些行动就会持续。”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中国国家疾控局印发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其中提到应佩戴口罩的几种情形或场景,这让公众忧虑当局是否会重启疫情三年的防控措施。此前,有民众在社交媒体呼吁,为保护孩童,重启核酸检测;而在广东、福建、四川、湖北以及陕西等省部分地区,健康码也再次上线,一些大型会议要求核酸检测。今冬爆发的这波呼吸道疾病,来势很猛,但受感染者主要是未成年人特别是孩童,很大程度上这是中国放开疫情将近一年后进入冬天的滞后效应所致,世卫组织表示,每个国家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中国所提供的疾病样本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然而这还是难打消人们的担忧,万一病情失控,就像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那样,官方会不会恢复或变相恢复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的诸如强制核酸检测乃至限制社交距离等手段,毕竟他们对当局没有信心。当局在疫情三年对中国民众采取的无差别防疫管制,手段之严,世所罕见,几乎每个人对那三年都苦不堪言,承受了非常大的代价。尽管有些人理解或支持政府出于保护健康和生命祭出的这些手段,多数人是不想重温那个噩梦了,因此,他们对政府可能重启核酸检测和健康码等措施心有余悸,完全可以理解。 经济优先,防疫不能回到从前?不过,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了当局不太可能全盘恢复核酸检测和出行使用健康码。首先是中国经济复苏持续疲弱,对各地政府而言,恢复经济比防疫更优先;另外,地方财政吃紧,官方也难以再负担严格防疫的高成本。其次,公众对健康码的反感及其他过严防控措施的抵触,会触发他们对过去三年悲惨经历的记忆,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白纸运动”爆发。第三,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目前不断加码对外开放力度,如外交部单方对欧洲五国实行免签,上海要建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自贸试验区等,都预示着当局不可能在防控措施和手段上像过去三年那么严。经济是根本。三年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重创有目共睹,在废除清零政策后,当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出台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但经济依然没有明显起色,一个重要原因是所谓的疫情疤痕效应在继续拖累经济。如今,房地产的风险尚未出清,仍在发酵,地方债就像大山一样压着地方政府,金融风险也随时可能发生。可以说,经济衰退已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和公共支付,民众的就业和收入,不能等闲视之。在此情况下,若因新一波肺炎的流行再采取三年疫情期间的严控举措,势必会使脆弱的经济一落千丈,彻底没救。考虑到这种暗淡的经济前景,当局在评估任何严厉防疫手段时,都会慎之又慎。这还不论地方没有多余财力支付防控费用。难过民意关,白纸运动可能再起?除经济外,也难过民意关,有可能激发民变。不错,会有部分人支持政府采取严厉措施来保护健康和安全,但相信绝大多数民众会反对。一项公共政策不可能做到取悦所有人,必须有所取舍,当多数人都反对政府的某项政策,即便当局真的出于保护民众的健康和生命,也必须考虑这样做的社会后果。有了疫情三年的惨痛教训,大多数人是不能再过那种生活了,心理绝对不能接受政府对出行的限制。故而,当局就得面对一个大众反对的局面,一个政策实施的“合法性之问”:人们会说,世界多数国家在疫情期间并未像中国这样严控人民,但是它们都比中国更早走出疫情,尽管付出的死亡代价很高,然而,中国最后一个放开疫情管控,同样、甚至死亡的更多,当局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对当局而言,害怕的不只是民众的心理抵触,更是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抵制和可能的反抗行动。别忘了去年的“白纸运动”。“白纸运动”所以能够平和落幕,没有激起社会的进一步响应,原因在于当局适时放弃了清零。如果当局拖到今年两会后再弃清零,“白纸运动”恐怕就不是那个规模,会在全国辐射开来,并向其他年龄段蔓延。当局不能不考虑这点,任何过于严厉的防控,都会刺激大众不满,在当下火药桶般的社会,这样做就是故意挑衅人们的心里耐受力,大概率会激起比“白纸运动”规模更大的社会反抗。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即使当局能够镇压下去,它再要修复和群众的关系,将难上加难。上述两个原因,加上经济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进来,以及和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民间和人文的交流需要——今年以来,中国学者一直在呼吁要对西方单方实行开放以破除美国的围堵和遏制,外交部对法德等欧洲五国实行来华免签是第一步,下一步准备对更多西方国家推行这一做法,很显然,如果当局重新恢复过去的防控措施,是和该政策以及引进更多外资的目的相冲突的,故可讲,即使这波肺炎发展成一场疫情,当局像过去三年一样严防死守,包括重启全面核酸检测的可能性,亦非常低,除非现政权想选择自杀。习政权残存一点“学习”能力?在此有必要说到一个“学习”的问题。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10年前在论及中共的统治时,曾提出一个调适概念,指中共具有调适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能力。尽管中共的学习能力在慢慢减退,尤其习近平上台后,这种调适、学习的能力退化的很快,然而,它并没有完全消退,在环境于己不利时,也不是完全的僵化,还是会跟着环境改变,这种改变不只是一种本能的、被动的适应,也有某种主观的对过去错误的修正。比如习近平就抓住拜登政府发出的缓和两国冲突的信号,在国际上营造一种不想和美国为敌,两国关系止跌企稳的氛围,取得了部分效果。今年当局对经济的政策转向力度之大,又是另一事例。这种主观求变,不管是习自己的想法,还是他的外交和经济智囊建议的,可以把它看成某种基于错误经验和教训的学习能力,说明现政权并未僵化到一点都不愿改变的地步。指出这点很重要,提醒人们,不能简单化、线型化看待习和他的政权。中共常说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对于习政权,也用得着这句话:战略上藐视它,因为这是一个日薄西山的政权,要有战胜它的必胜信念;战术上不能轻视它,因为还要看到它有很大力量,不是说一推就倒的。在反对中共的事业上,尤其和它竞争群众的支持上,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角度看,过去三年都称得上是中国改革以来最坏的状态,对任何人,包括统治集团,都是不利的,未来很难再进一步坏下去。有种看法认为,中国人经历了文革,以后就不可能再来一次文革,因为获得了免疫力,统治者知道这是不得人心,自寻绝路的;按照这个看法,三年疫情,同样让中国人获得了免疫力,以后再来一场疫情,就像前面分析的,也不可能再回到那种状态,因为再坏下去就会有政权倾覆的危险。回到本文主题,从当局目前对肺炎的应对和舆论导向,尚未明显见到要在全国大面积推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码的意图,但正如国家疾控局的佩戴口罩指引所示,为保障老幼弱的健康,当局会加强对医院、老人院、学校和大型活动等特定场所及场景的管控。这大概是它对待这次呼吸道传染病所能采取的对策。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1月17日文章,原题:创新为中国长期经济前景提供乐观理由 (西方)对于中国经济的批评无处不在,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若想保持历史增长轨迹,就迫切需要进行深刻的结构转型。如今,人们很容易对中国经济前景产生悲观看法。但这种叙述经常忽略中国的创新热情,以及这与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 中国是这样一个国家:过去十年来一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创新。尽管(西方)采取种种手段试图减缓中国进步,但中国已从一个创新和技术落后的国家,变成拥有先进、强大且经常领先世界的创新能力的国家。所有这些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实现的。无论在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太空探索还是最近的半导体方面,中国的技术实力都在令人惊讶地进步。 事实上,如今,指出中国(屈指可数的)实力落后的领域,要比一一列出中国开发尖端技术的不胜枚举的领域更加容易。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迅速上升,彰显这种变化:从2013年的第35位升至最近(2023年——编者注)的第12位。 中国正继续缩小与韩国的差距;同时,比日本、加拿大和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更具创新性;成为唯一入围该指数前3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比美国坐拥更多全球领先的科技集群;并在实现创新商业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这种创新热情体现在中国产品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上。最新迹象是,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市场迅速攻城略地。 中国创新活动的规模,在全球新专利份额中也清晰可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1%猛增至2021年的36%。自2015年以来,中国实体每年获得的专利数量都超过美国。如今,中国实体在众多先进技术领域都是创新领军者,包括机床、纳米技术、数字通信等。任何其他亚洲国家在此类能力方面都无法与中国同日而语。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迅速崛起引发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美地缘政治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追求技术独立和全球力量方面。中国对创新的关注也是维持经济增长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具有长远眼光的人而言,中国对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日益关注,会巩固他们看好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信心。对投资者来说,中国的创新热情将继续创造大量令人兴奋、充满活力的高增长投资机会。(作者威廉·布拉顿,丁玎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10年来,主流媒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声音传播得更深更广,媒体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征程新使命,新格局新作为。10月27日,由人民日报社与湖北省武汉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武汉市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中央和地方媒体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共商融合、共谋发展。 坚持正确方向,担当文化建设新使命 论坛开幕式上,一条视频引人注目。 从《中国一分钟》到《数说70年》,从《“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到《2021,送你一张船票》……201秒的剪辑,是对300多件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的回顾,也是对主流媒体十年融合发展之路的回溯。 与会嘉宾表示,主流媒体的融合产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关键在于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中宣部副秘书长汤恒在主论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无论媒体融合发展到什么程度,媒体形态发生什么变化,新闻舆论工作在把牢方向导向上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始终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 “时习之”等名栏目不断涌现,“时光博物馆”等名品牌屡屡“破圈”……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导向为魂,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加强舆论引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确保全媒体传播沿着正确导向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于绍良说。 “方向是根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互联网内容建设。”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总工程师孙蔚敏表示,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当好主力军、守好主阵地、挺进主战场。 10年来,武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市属媒体深度融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让正能量更充沛、让主旋律更响亮!”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说。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担当文化建设新使命,主流媒体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全媒型人才队伍。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介绍,中国记协将进一步创新理念,完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为人才建设树立新标杆;进一步创新服务,加强中国记协媒体融合“智库”建设,以专业引领推动队伍升级转型。 厚植创新沃土,紧抓机遇应对挑战 在2023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智融未来”·AI成果展示会“AI之夜”现场,京剧演员与虚拟数字人“跨屏合作”,一段《新定军山》引来叫好声不断。惟创新者强。与会嘉宾认为,新征程上,必须写好创新这篇大文章,让媒体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一批展现创新成果的新闻产品不断走进公众视野。论坛上,一个个鲜活的创新案例让与会者眼前一亮。 在“融合十年:机遇与挑战”分论坛上,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悦路带来内容创新的经验:“我们坚持聚焦百姓愿望、找准百姓视角、树牢百姓态度,对时政新闻中的专业术语、抽象理念进行通俗化解读,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让外行也能看懂门道。” 技术创新方面,新华社副社长刘健表示:“新华社始终保持对现代信息科技的敏锐性,牢牢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坚持技术有效赋能,努力走在融合发展第一方阵。” 创新还体现在运营模式中。长江日报运行的武汉城市留言板是武汉市民热线12345的网络入口,已有160多家单位入驻;山东省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好“五大中心”,搭建群众爱用的“一站式”掌上服务平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认为,主流媒体需不断推进从终端技术、内容生态到传播渠道、生产平台全方位的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服务+”的运营模式,向着平台化、生态化、人本化、社会化发展的媒体持续深度融合。 创新带来融合发展的机遇,也带来急需应对的挑战。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暴露出的网络安全等风险问题,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促进创新和规范治理相结合。 在“智慧融媒:趋势与前沿”分论坛上,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正式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以更好履行科技伦理管理主体责任。“此举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真向善,引领人工智能科技伦理体系创新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方师师说。 拓展平台渠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作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的重大部署。与会嘉宾认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 建设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南方电网公司推进澜湄区域电网建设,见诸海外媒体的报道超1万篇次。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有太多精彩的故事,急需用融通中外的精彩叙述对外传播开来。”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表示,“要积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深化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出中国味。” “国际传播:交流与交融”分论坛上,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介绍,近年来,武汉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开展各类对外交流活动,推动舞台艺术、书法、绘画等文化项目走出去,更好地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构建平台。武汉的长江国际传播中心、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黑龙江黑河市等边境口岸城市的“边境之窗建设工程”……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国际传播平台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日报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完善全媒体传播渠道,强化打造自主可控的传播平台,同时加快借力发展,中国观察报覆盖500万海外主流受众。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介绍,中国日报把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快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强化以媒体深度融合赋能国际传播,以高质量融媒产品占领和引导国际舆论主战场。 来源:中共人民网
约翰内斯堡 — 一份新报告指责一家中国公司在刚果进行非法森林砍伐,但谁应该负责任存在争议。 环境组织“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在报告中说,在去年6个月的时间里,Congo King Baisheng Forestry Development通过张家港向万蓬木业有限公司出口了价值500万美元、重量三千万千克的非法砍伐的木材。 刚果民主共和国环境部没有回复对报告提出的问题,而中国驻华盛顿使馆强调,中国“非常注重保护环境”,但拒绝就问题中的个案置评。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在给美国之音的电邮中说,“值得提到的是,中国政府一直指示海外中国公司遵守当地法律规定。这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但全球见证的报告表明,刚果民主共和国尽管存在防范砍伐特许的法律,但经常被忽视。 报告说,因为产业腐败,刚果民主共和国2002年后暂停新的砍伐,但“尽管如此,大片森林继续分给砍伐商,而违反了这个国家自己的法律。” 报告并指出,刚果政府2022年4月终止了授予Congo King Baisheng Forestry Development 的五项特许协议,但至少两个特许的砍伐继续进行。这家公司在终止后的6月到12月出口了价值500万美元的伐木。 中国海关在接到全球见证搜集的证据后表示,“砍伐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违背了当地法律,刚果民主共和国当局因此负责执行。”如果刚果民主共和国要求,中国政府可以对涉及非法砍伐的中国公司和公民展开调查。 分析人士对美国之音说,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史汀生中心中国计划主任孙韵对美国之音说,“中国政府从来都是要其公司遵守法律,但实际上法律并非都被遵守,尤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等治理乏力的国家,法律经常同贿赂谈判。”她并说,“北京的态度是‘我们无法对另一个国家的立法或执法负责,中国公司的几个坏苹果不等于中国政府。’” 中南项目非洲编辑尼玛·白曼古(Christian Géraud Neema Byamungu)对此赞同。白曼古本人是刚果人。 他说,“从中国角度看,他们对此案不负责,每个国家都对发生的事情负责。” “既然他们不被北京支持,刚果民主共和国绝对没有政治理由不去落实执行规定。但它们不被执行,是因为这些中国人得到刚果当局的有力支持,能够防止并保护他们免受任何的法律行动。” 白曼古对美国之音说,“所以中国对此案的回答会是我怎么会负责?刚果民主共和国允许强大的个人帮助中国人违背他们国家的规定。” 种植森林 中国使馆发言人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对国内的森林种植付出巨大努力。 发言人说,“经过40年的造林,中国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种植森林,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代初期的12%增加到2022年的24.02,增加了一倍。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数据,2000年代初期以来的全球森林扩张至少25%来自中国。” 全球见证报告调查员查理·哈曼斯(Charlie Hammans)被问及中国的植树努力时承认,中国在国内取得了一些成功。 他说,“中国过去几年在经济的去碳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并制定了2060年的净零目标。但这份报告表明,Congo King Baisheng Forestry Development 等公司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行为破坏了这个国家的国内努力。” 但全球见证说,中国森林法存在漏洞,因为没有明确是否适用于进口的木材。 哈曼斯说,“解决这个不平衡的一个明确的战略应该是制定强有力的法律,确保与森林砍伐相关的产品不能进口到中国,资助境外森林和农业商业的中国银行因该必须执行广泛的尽职调查,确保他们没有资助与森林砍伐有关的不良行为人。”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