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Global News
- Defence
- Economy
- Op-ed
- Science
- Sports
- Lifestyle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uthor: Liao Chin
柏林 (10/03 – 25) 2024 年 1 月 18 日,德国多特蒙德举行守夜活动,纪念塔吉克斯坦反对派活动人士阿卜杜勒洛希·沙姆西丁 (Abdullohi Shamsiddin) 被驱逐周年。横幅上写着:“把他带回来!” © 2024 科妮莉亚·苏汉 一年前,德国将一名塔吉克斯坦流亡反对派活动人士驱逐至塔吉克斯坦,该活动人士自 2009 年以来一直居住在多特蒙德。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说明德国在加强驱逐不成功的寻求庇护者的努力中未能维护保障措施时可能会发生什么。本月联邦议院赋予警方更大的驱逐权力。 活动人士阿卜杜勒洛希·沙姆西丁 (Abdullohi Shamsiddin),33 岁,于 2023 年 1 月 18 日被驱逐到塔吉克斯坦。他一抵达就被安全部门拘留。两个月后,他因试图推翻宪法而被定罪,被判入狱七年。在不公平的审判中没有提供可信的证据。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拥有 970 万人口,由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独裁者之一统治。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自 1992 年上台以来,领导了对人权的严厉镇压,特别是自 2015 年以来,主要反对党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 (IRPT) 和另一个反对派组织 Group 24 被取缔。欧洲议会本月对该国“国家对独立媒体的镇压”表示担忧。 自2021年以来,政府残酷镇压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地区的抗议活动,导致多人死亡。 德国政府去年在回答议会有关沙姆西丁案件的提问时承认塔吉克斯坦存在人权危机。“塔吉克斯坦公民的基本自由,特别是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受到严格限制”。政府补充说,IRPT 成员经常“入狱并被判处长期徒刑”。 Shamsiddin 的父亲是德国难民,也是 IRPT 的高级成员。这使得沙姆西丁的被迫返回对塔吉克斯坦独裁领导人来说是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 据家人称,沙姆西丁被拘留后,被关在黑暗的隔离牢房里两个多月,并受到虐待。他体重减轻,并且无法获得医疗护理。当德国大使馆官员探望他时,八名狱警在场。 根据塔吉克斯坦当局从沙姆西丁的手机中检索到的联系方式,他在塔吉克斯坦的数十名朋友和亲戚受到了讯问。塔吉克斯坦当局是通过德国警察官员将手机交给他们而获得的。沙姆西丁的表弟赛杜马尔·赛多夫去年七月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有关沙姆西丁案件的简短帖子而被判入狱六年。 沙姆西丁根本不应该被驱逐出境,因为国际法,包括德国受约束的多项条约,禁止“驱回”,将一个人遣返回一个可能遭受酷刑或残忍或不人道待遇的国家。 沙姆西丁已婚并育有两个小孩,他曾三度向德国提出庇护申请,但均未成功。他的案子很复杂。抵达德国后,他改了名字,并有多项罪名。显然,出于这些原因,地方当局和法院选择不接受塔吉克斯坦问题专家,他们表示,如果返回,他很可能会被拘留和虐待。 德国当局在沙姆西丁被驱逐出境之前就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塔吉克斯坦驻柏林大使馆的官员于 2022 年 6 月证实了这一点。沙姆西丁的妻子是塔吉克斯坦公民,在欧盟拥有难民身份。 德国驱逐沙姆西丁的决定产生了严重后果,因为塔吉克斯坦因在海外追捕其反对者而臭名昭著。2015年镇压后,许多反对派支持者移居国外。 2016 年,人权观察发表了调查结果,指出杜尚别袭击或绑架居住在国外的活动人士或寻求将他们驱逐出境的策略。此后,包括奥地利和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将反对派人士驱逐到塔吉克斯坦的事件。 塔吉克政府定期审问流亡活动人士在塔吉克斯坦的亲属,向这些活动人士施压,要求其停止活动。去年九月,一群塔吉克活动人士在柏林抗议总统拉赫蒙访问柏林。接下来的几天里,塔吉克斯坦当局询问了柏林抗议者的大约 50 名亲属,其中一些人被拘留了几天。 联邦议院的几位议员正在关注沙姆西丁的案件。德国政府应敦促塔吉克斯坦停止侵犯人权行为,释放沙姆西丁并允许他离开该国。塔吉克斯坦目前正在寻求与欧洲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因此,如果德国愿意的话,它在与杜尚别的谈判中拥有筹码。 柏林还应调查沙姆西丁如何被驱逐出境,面临已知的酷刑或不人道待遇风险,以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这很紧急。11 月,另一名塔吉克反对派活动人士被德国驱逐出境。比拉尔·库尔巴纳利耶夫(Bilal Qurbanaliev)是去年九月反对拉赫蒙的抗议者之一。他目前被拘留在塔吉克斯坦。12 月,一名塔吉克斯坦男子因恐怖主义指控在德国被捕。这些指控很严重,应该进行调查。但如果他有可能在塔吉克斯坦面临酷刑,则不应将他驱逐到塔吉克斯坦。 来源 : Human Rights Watch
华盛顿 —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星期一(12月11日)引述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美国政府正在考虑一项与中国建立导弹发射互相通报机制的建议,这也是乔·拜登(Joe Biden)总统上个月在旧金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寻求稳定两国紧张关系努力的一部分。根据白宫的说法,拜习在峰会中同意处理两国间一些重大的议题,其中包括军备控制与通报。两人还指示各自的高级官员就此进行后续的磋商。美国国务院这位高级官员向日经表示,美方希望明年年初与中方举行军控对话,而导弹发射互相通报机制则是美国政府内部目前正在考虑的具体措施之一。“导弹发射通报机制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我们双方都将有义务向对方表明我们在做什么,”这位官员说。“中国与俄罗斯拥有这一机制表明他们意识到(这一机制)提供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试图建立的。”这位不具名的官员驳斥了北京有关中美两国需要在采取具体措施之前先建立互信的说法,强调美中就是需要通过诸如导弹发射互相通报这样初步建立互信的措施来协助增强两国间的互信。日经在报道中指出,这位官员虽然不愿谈论美方建议的细节,但是强调美国与俄罗斯之间一项被称为《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的双边安排可以作为美中类似通报机制的样板。美俄《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在冷战时期的1988年签署,该协议要求美俄双方在发射战略导弹,例如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潜射弹道导弹(SLBM)之前要将发射计划向对方通报。其目的就是告诉对方,即将发射的导弹不是对对方出其不意的核打击。日经报道说,尽管美俄关系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严重恶化,但莫斯科持续在导弹试射或发射前向美方作通报,这表明克里姆林宫也意识到避免误判和意外反应的重要性。日经引述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计划共同主任詹姆斯·埃克顿(James Acton)的话说,美国应该就导弹发射通报机制提出一项具体而详细的建议,然后再看看中方的立场和反应。“虽然难以保持乐观,但我认为发射通报协议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埃克顿说。“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两国各确认一种特别令其感到威胁并导致升级的行为。有关发射通报机制或规范卫星发射的协议对此将会有所助益。”日经指出,美方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中方代表团可能并未得到足够的授权来讨论美方的关切。美国国务院官员向日经表示,尽管美方在11月就已经将工作层级军控谈判的议程告诉了中方,但其中有些议题中方谈判人员并未获得讨论这些议题的授权。根据这位美国官员的说法,中方谈判人员中没有中国国防部或解放军的代表。美国国防部在今年10月公布的最新中国军力报告中已经发出警告,中国为了打消美国干预西太平洋发生的任何冲突的念头,已经研发出可以直接威胁和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中国在2022年建造了至少300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而且中国最新的核潜艇从中国的海岸线附近就可以发射导弹直接打击美国本土。曾经担任过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高级官员的美国智库防务分析研究所研究员查德·斯布拉吉亚(Chad Sbragia)认为,中国国力和军力的增强也许让北京增强了北京与美国坐下来谈判的信心。“军力对等或接近对等…他们现在就可以讨论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确定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从一个虚弱的地位进行讨价还价或谈判,”日经引述斯布拉吉亚的话说。 来源:美国之音中文
(河内路透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临两天访问越南时,中国可能向越南的中越跨境铁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在越南《青年报》(Tuoi Tre)的报道中说,中国准备向越南提供资金,以促进从云南省会昆明到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的铁路建设,以及从中国南部到河内的其他交通连接。 熊波在报道中说,那会是“无偿援助”。 路透社报道称,如果中国的献议得以落实,对越南这个传统上不太愿意接受贷款的国家来说,是对中国的重要让步。北京此举可确保在中美竞争中,继续保持对河内的影响力。西方国家也在拉拢越南,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向越南提供贷款。西方国家通过“公平能源转型伙伴关系”,提供150亿美元(约202亿新元)协助越南推动能源转型。 路透社12月初报道,中越两国正在商讨对越南有欠发达的铁路系统进行升级。这条铁路将穿过越南最大的稀土矿藏地区。 熊波也提到,数码互联互通是中越加强合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两国要加强海陆空和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外交官、官员和越南专家称,数码互联互通意味着将越南纳入中国的“数码丝绸之路”。 一名外交官说,增设海底电缆可能列入讨论。 越南也计划建设5G网络,这是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所擅长的基础建设。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黎洪和指出,目前还不清楚越南对中国的献议有多大的接受度,因为在战略项目上,越南仍须考虑国家安全问题,毕竟越南和中国在南中国海存在领土纠纷。 来源:ZaoBao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五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与会专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史料与近代文化学人年谱编纂以及20世纪中国婚姻变革等主题,对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研究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宗教等内容以及近代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热烈探讨。如,有学者从词语和概念等维度,考察现代意义“慈善”一词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近代“先生”概念的演变、庚子事变前后传统“忠”观念的变化以及工业安全理论等在近代中国的引入和传播;有学者通过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的文艺理论和实践活动,考察延安革命文艺的生成逻辑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等等。针对近年来近代史研究领域出现的新热点和新议题,与会学者还重点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近代发展脉络和地方性实践、清末民初教科书与国家认同和历史书写,以及通过学术史路径推进中国文化史研究等议题展开充分交流,提出应该从概念史与观念史、政治文化史、学术社会史、性别史与社会文化史、工业科学文化等维度,进一步推动近代文化和近代中国研究的学术领域深化拓展。 来源:新闻gmw cn
菲律宾表示,其召见了中国大使并正在考虑驱逐大使可能性,此前,上周末在有争议的南海与中国船只发生两次对抗。 马尼拉表示,其船只周六在试图向仁爱礁的菲律宾渔民运送物资时遭到中国高压水枪阻挠。 与此同时,周日,试图向南沙群岛仁爱礁搁浅的“马德雷山脉号”的水手补给的船只也遭到水炮阻挠,与中国海警发生碰撞,北京方面将此事归咎于马尼拉。 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图片显示,菲律宾船只的窗户被打破,甲板也因事件而受损。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特雷西塔·达萨(Ma. Teresita Daza)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马尼拉已就这些事件提出新的外交抗议,“中国大使也已被传唤”。 特雷西塔·达萨告诉记者说,宣布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菲律宾是“不受欢迎的人”也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达萨发表此番言论之前,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承诺确保马尼拉在该海域的主权主张得到捍卫。 菲律宾总统周日晚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道,“中国海警及其中国海上民兵周末对我们的船只和人员实施的侵略和挑衅,只会进一步坚定我们捍卫和保护我们国家在西菲律宾海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决心。” 人工岛与军事化 中国声称对这片海域拥有主权,发生在争议海域的事件招致了马尼拉亲密盟友美国和欧洲的批评。 美国国务院表示,中国进行了“鲁莽的演习”,并呼吁北京结束其在海上的“危险和破坏稳定的行为”。 发言人马修·米勒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行为不仅反映出对菲律宾人安全和生计的鲁莽漠视,而且也反映出对国际法的漠视。”他指出,国际法院在 2016 年做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中驳回了中国广泛的主张。 瑞典还援引了2016年裁决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和2016年仲裁裁决,表示对周末发生的事件“深感担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每个国家提供了从其海岸延伸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EEZ)。 菲律宾总统指出,仁爱礁(菲律宾被称为阿云金暗沙)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任何外国对其主权的主张都是毫无根据的,绝对违反国际法。” 与此同时,仁爱礁距离最近的菲律宾岛屿约 200 公里(124 英里),距离中国南部的海南岛约 1000 公里(620 英里)。 中国坚称菲律宾应对此次对抗负责,并称菲律宾补给船无视“多次严厉警告”。 中国一直在建设人工岛屿和军事哨所,并部署海岸警卫队、海上民兵和渔船队来宣示其对南海的主权主张。 文莱、马来西亚和越南也声称对部分海域拥有主权,近年来与北京的紧张关系也有所加剧。 来源:半岛电视台
央视网消息:2024年,我国将陆续实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4次飞行任务。目前,工程各任务单位正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来看《新闻联播》报道 近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完成出厂有关工作,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总装、测试等工作,计划于2024年初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稳定,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自10月26日进驻以来,陆续开展了舱内状态设置、载荷出舱、实验机柜调试等相关工作。后续,神舟十七号乘组将实施出舱活动,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加速推进。 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达到13.84亿千瓦,占我国总装机的49.6%。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9月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超过2000万千瓦,位居全球前列。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 1768米!舟山这座世界级跨海桥梁进入海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11月19日,位于浙江宁波的双屿门大桥海上承台基础施工完成,标志着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正式进入海上主塔施工阶段。双屿门大桥主跨1768米,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将有效改善舟山南翼群岛的对外交通条件 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11月19日,随着55301次试验列车从成都东站驶出,新建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开始试运行,预计年内开通运营。成宜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2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开通运营后,成都到宜宾的铁路旅行时间将由目前最快1小时17分缩短至50分钟以内。同时与渝昆高铁、成贵高铁、贵广高铁相连,形成成都至昆明、贵阳、广州的高速铁路大通道,便利区域间人员流动 海南建设规模最大的滩涂光伏项目完工 近日,海南省建设规模最大的滩涂光伏项目——莺歌海盐场的纳潮湖200兆瓦光伏项目已顺利完工,计划将在本月底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占地3600亩,共安装43.4万块光伏组件,每年可新增绿电3.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8万吨。并网后,莺歌海区域光伏项目将成为海南省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基地。 “空中相交”!渝昆高铁迎来新进展 11月19日,随着最后一榀重155吨的门式墩钢盖梁缓缓吊起,跨越沪昆高铁平稳落在渝昆高铁罗荣庄左联络线特大桥7号墩上,标志着渝昆高铁罗荣庄左联络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顺利完成,为后续架梁、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至此,在建渝昆高铁与既有沪昆高铁在云南境内实现“空中相交” 来源:央视新闻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吴雨)中国人民银行19日发布消息称,已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并向其核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至此,我国已经批准美国运通、万事达两家境外银行卡清算机构进入国内市场。 据介绍,万事网联公司是万事达公司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公司。获得行政许可后,万事网联公司可在我国境内授权成员机构发行和受理“万事达”品牌的人民币银行卡。 业内人士表示,万事达公司是美国第二大银行卡清算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其合资公司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彰显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近年来,我国稳步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外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可通过在我国境内设立商业主体提供人民币银行卡相关服务。金融管理部门对外资和内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在设立条件和程序、业务管理等方面设置同等标准,并明确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申请许可的具体流程,外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工作稳妥推进。 2020年6月,美国运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合资公司——连通公司获准开业。记者了解到,开业以来,连通公司业务运行平稳有序,为促进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多元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表示,批准境外银行卡清算机构进入国内市场,有利于构建有效竞争、合理稳健的银行卡清算市场结构,深化支付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有序推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完善银行卡清算机构监管机制,促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新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夏子麟)19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宁忠岩和韩梅分获男子1000米和女子3000米铜牌。中国队在本站赛事共收获2枚银牌和4枚铜牌。 宁忠岩本赛季状态火热,在世界杯首站的日本带广站比赛中获得1000米亚军和1500米季军。来到北京,宁忠岩又在前两个比赛日收获了男子1500米铜牌和男子短距离团体追逐银牌。 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宁忠岩延续了之前的良好表现,以1分09秒03的成绩获得铜牌,荷兰名将凯尔·内斯以1分08秒11的成绩夺冠,挪威选手洛伦森位列第二。 “对自己今天的发挥还是很满意的,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也为自己争了口气。尤其是在自己的国家比赛,也是希望能拿出一个好成绩。”新赛季2站世界杯都有奖牌入账,宁忠岩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局,希望下站比赛可以获得金牌。” 在女子3000米比赛中,韩梅发挥出色,滑出4分05秒45,收获铜牌。最后一组出场的挪威选手朗妮·维克隆德和捷克名将马丁娜·萨布利科娃分列第一、二名。21岁的中国小将杨滨瑜以4分15秒37的成绩排在第13位。 在女子500米第二次比赛中,中国选手田芮宁以38秒08的成绩位列第五位。北京冬奥会冠军、美国选手埃林·杰克逊滑出了37秒54的成绩,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卫冕成功。韩国选手金旼善和荷兰选手尤塔·莱尔丹分获银牌和铜牌。 在女子短距离团体追逐赛中,刚刚结束个人分项比赛的田芮宁、韩梅和裴冲组队参赛。最终中国队以1分29秒36的成绩排名第四,荷兰、加拿大和波兰队分列前三名。 当天还进行了男子集体出发比赛的争夺,意大利选手焦万尼尼和斯特凡诺包揽金、银牌,北京冬奥会冠军、比利时选手巴·斯温斯获得第三名。 本赛季速滑世界杯共有6场分站赛事,下一站世界杯将于当地时间12月1日至3日在挪威斯塔万格举行。 来源:中新网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举行。开幕在即,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搭建布展“加速跑” 记者10月31日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了解到,第六届进博会展台主体结构搭建基本完成,展品布展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中,预计于11月2日完成所有展品布设。 据介绍,继10月24日进博会首批展品正式进场后,第六届进博会各大展馆搭建布展工作就进入了冲刺阶段。最近几天进博会各展馆都陆续迎来展品进馆高峰,展馆门口都是来来往往、载满展品的大货车。记者在技术装备展区看到,所有展台主体结构搭建已基本完成。有不少大型展品陆续安装完毕,一些展品已开始进行调试。 工作人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部布展施工(10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本次文物艺术品板块的展区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为历年之最。目前,大部分艺术品已顺利“入住”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内,还有部分艺术品也正在从全球各地运往上海。最近三天,预计约有70件、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分批次出区进到进博会现场,申报的货值近7亿元。作品包括莫奈的《冰块,班纳库尔周边》、马蒂斯的《撑绿伞女子像》、奈良美智的《无题》、张大千的《阿里山晓色》、乔治·马修的《达胡特》等作品。 上海“盛装”迎接进博会 展馆内在紧张布置,展馆外已是井然有序。“四叶草”是进博会的核心“舞台”,作为“舞台”门面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已“定妆”,静待进博会开幕。 据介绍,第六届进博会场馆的绿化布置以“海纳百川、共享未来”为主题,主要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南广场以及西厅展开。角堇、百日草、孔雀草、一串红、向日葵以及水生植物等近20种、68万盆鲜花植被由南向北覆盖1.05万平方米的南广场区域,全景展示中华大地锦绣缤纷的自然之美。 在大草坪上,新设的数字标志“6”由百日草配合亚克力材料组合打造,是进博会6周年的主题元素设计。“6”的外形轮廓如两条丝带圆融、顺畅地连接在一起,寓意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 进博会期间,鲜花怒放、绿意盎然的不只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广场、陆家嘴等百个景点、百条花道、百里花带均已打造完成。 上海机场第六届进博会接待服务中心启用 11月1日,集咨询服务、商务服务和大会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进博接待服务中心和服务专用柜台在上海浦东、虹桥两场4座航站楼的到达区域全面启用,为来沪参会的宾客提供多国语言翻译、信息查询、交通引导、应急帮助等一站式服务。 400余名上海机场青年志愿者每天在航站楼、交通中心、停车库等区域提供指引问询、大会宣传、行李搬运等志愿服务,其中,专门有40余名擅长英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青年志愿者为参展外宾提供外语接待服务。 为了让境外人士消费支付更加便利,浦东机场在国际到达区域专门设立“移动支付服务台”,提供移动支付绑外卡指引咨询服务,帮助境外旅客更快熟悉智能支付方式。 上海警方采取多项便民措施 往年进博会召开期间,有民众会感叹在管控区内无法叫到网约车。今年,这个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据警方表示,第六届进博会期间,警方将在停车场内增设非预约社会车辆即停即走通道,方便展商、观众使用网约车出行。 “这个方法在此前的工博会等展览期间已经进行了试运行,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机制,也得到了参展、观展人员的好评。”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警支队勤务路设大队大队长沈秋表示。 这项机制也将充分运用在本届进博会。警方表示,选择网约车出行的展商和观众可在华翔路1535号停车场、P15停车场和P8停车场内的即停即走通道进行上下客。 保电工作准备就绪 为确保进博会主网以“零缺陷”健康状态投入保电实战,国网上海电力组织对保电涉及的重要场所、重点线路完成四轮设备特巡和带电检测工作,累计巡查线路(电缆)8082条次,总计3.16万余公里;巡视变配电站3687座次,排查治理隐患105处。 10月31日,在国网上海电力进博会前线指挥中心的大屏上,记者看到,电缆沿线部署的振动监测、智能井盖等装置正在对电缆通道路面振动状况、电缆工井气体含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实时显示振动频率、气体含量等数据;与此同时,在变电站、配电站部署的电站辅控和巡检机器人,正在对电站主设备运行状态开展24小时监测和机器人工单式巡检,并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数据…… “分析研判后的电站异常监测信息,都会第一时间上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顺利完成进博会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6.0版迭代升级。另外,国网上海电力今年首次应用了电力AI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依托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贯通各类基础数据及评价模型,能实现配网管理高智能、高自主、高效能,多种智慧保电手段保障进博会核心区域电网供电。 来源:标准日报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的工作要求,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发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特色,聚集战略智慧,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于2023年11月18日举办了主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论坛暨2023年学术年会主论坛。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及专家代表近200人参加了现场会议,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近7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党委原书记韩进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陈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研究员胡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作为发言嘉宾分别做了主题报告。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原书记殷长春主持。 韩进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如何实现从传统国内生产总值(GDP)转化为绿色GDP,从人口资源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如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这不仅是教育界需要回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研讨回应的跨界性课题,更是立足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前沿的开放性课题。在全面关注探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研制的重要时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举办的“2023年学术年会活动季”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他介绍,为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发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特色,聚集战略智慧、交流实践探索、分享学术成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此次年会活动总体安排在往年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扩展。一是开展三个月的学术活动季研讨;二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战略全局研讨教育未来;三是围绕教育战略的一些重大核心问题集中研讨攻关。 韩进表示,在探讨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上,衷心希望广大教育领域的学者与专家,以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需求为己任,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科技创新离不开拔尖人才。在主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陈劲做了《拔尖人才培养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主题报告。他说,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在近十年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从2010年科技发展水平远低于全球均值,到2020年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排名第六的科技强国,中国科技强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他指出,中国在科学强国和创新强国维度上表现较为优异,但在技术强国和科技发展条件两个维度上仍有一定差距。从科技发展条件维度来看,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和增加经费投入是助力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 他表示,21世纪的大学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站点,承担着领导创新、组织创新、实施创新的重任。人才既是科技创新的资源,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厚土,要与人才战略需求相结合,最终落脚在引领科技创新,才能产生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效能,也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叠加效用。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研究员胡卫做了《加快建设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育体系》的主题报告,他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把教育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事业,充分体现公平和均衡,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呵护和激发,创新素养和品格都能得到不断地提升和锤炼,从而为每一个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在各个领域作出创新贡献打好基础。 他认为,要做到这点,关键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常识,不搞花架子,不折腾。“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前提是要关注每一个鲜活生命的不同特点,尊重个性、挖掘潜能,通过德智体美劳等全面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他指出,学校和政府部门要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坚持破立结合,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教育生态系统”,突破一刀切、一律化的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为现代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打造更好的平台、更宽的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大部分职业?教育系统该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认为,近年来包括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只是在功能组合和用户体验等应用层面上的创新,是工程领域的进步,而非科学研究的实质性进步,是基于算法和逻辑的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工具,并非真正的“智能”。比如,它们尚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意图,还不具备辩证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而真正的“人工智能”是要能够精确描述并模拟人脑的智能。 “它会犯很多人类不会犯的错误,会有很多安全和伦理上的风险需要警惕和解决。”曾毅在他的主题报告《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中说,“因此,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是危险的,我们应谨慎使用人工智能去做大规模的所谓‘职业替代’。”他希望人工智能成为一面镜子,帮助我们人类反思自己、照见自己:人类真正应该做什么?追求什么?教育真正应该干什么?如果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追求本真和自我的完善,向善向美,那么,师生都不需要焦虑,我们应从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反思自身,找到自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做了《国家经济发展动力源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让世界瞩目,但是支撑中国经济40多年来高速增长的因素现在正在消失或转化,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也受到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造新的动力源。 “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关键在人才。”他说,“人类社会正在迈进继大航海时代和工业化时代之后的大网络时代和智能化时代,全球价值链将逐步演进,形成全球价值网。全球价值网需要更加多元复合和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个性化和终身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线下线上教育高度融合、工作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协调的时代正在来临。” 他强调,人才既需要科学培养,更需要合理使用。只有构建适宜的用人机制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建成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才能解开“李约瑟之谜”、回答“钱学森之问”,才能激发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在他的主题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文化基础》中指出,中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以此为基础与“根脉”。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非常宝贵的教育内容与思想,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他表示,在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中,教育既是一种公共事务,也是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因此,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的各种资源,有效发挥政府与民间两个积极性,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势和文化基础,同时,也为世界其它国家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论坛还同步召开了闭门“教育战略咨询会议”,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一战略话题,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组展开研讨,参与研讨的为新一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新一届学术委员共53名,除来自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外,也广泛吸纳了科技、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委员们“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基础教育看基础教育,跳出高等教育看高等教育,跨界讨论教育强国建设,产生了很好的效应,热烈而深入。会后,韩进会长代表学会向第四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并提出殷切期望。 据悉,本次学术年会活动季系列论坛活动于2023年10月启动,将于2023年10月-2024年1月陆续举办1场主论坛及10余场分论坛活动,主论坛由中国教育在线提供支持,分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承办。 来源:EOL CN新闻